[天晴報媒體]記者王依婷/台東報導

為擴展國中小資優學生的獨立研究範疇並強化實作能力,臺東縣政府教育處今(17)、明兩天辦理「獨立研究探索體驗活動」,縣長饒慶鈴表示,活動結合陽明交通大學及臺東大學學術資源,讓縣內資優班教師與學生共學共作,透過互動式遊戲程式專案製作,引導學生運用科技工具解決生活問題,並鼓勵結合在地特色與社會關懷。

本次活動縣府教育處有效整合了外部學術與在地師資資源,為資優學生的獨立研究提供一個具備實用性、在地特色與社會連結性的研究實踐平臺。活動邀請陽明交通大學電機系溫瓌岸教授的研究團隊擔任專業講師,提供半導體材料、感測器原理、結合程式語言專案實作等前沿學術指導。同時,臺東大學特教系顏靖芳教授也帶領師資培育生參與教師增能課程並擔任學生營隊的實習助教,共同學習與協助指導,促進在地教育系統內的知識流動與經驗傳承。臺東縣政府教育處指出,這項合作不僅將大學的研究能量導入基層教育,有助於學生接觸最新的科技應用,更體現了大學落實社會責任的精神,透過資源分享來縮小城鄉間的數位學習差距,也為臺東縣的資優教育提供更專業、更具前瞻性的支持。

教育處表示,活動採兩階段設計,確保知識與技能的紮實傳遞,首先是針對資優教師和師培生的教師增能研習,期提升參與教師的跨學科教學素材與課程設計能力。隨後的學生探索體驗營隊則為實作導向,學生運用視覺化程式語言 Scratch,結合 Rabboni 重力感測器進行 AIOT Coding 實作,設計出體感程式作品。此過程是資訊、科學、設計等多領域知識的整合與實踐,全面鍛鍊學生的跨領域思考與實作能力。
臺東縣政府教育處也將在11月22日辦理獨立研究計畫發表活動,以作為此次實作課程的延伸與成果檢核,期許資賦優異學生將所習得的體感程式設計與AIOT技術,應用延伸至臺東在地自然資源與運動體感,例如結合海洋生態或山脈探險元素開發體感遊戲;或更進一步結合關懷弱勢、高齡者服務等社會議題,開發出具備社會應用價值的體感專案,希望能培養資優學生在地人文關懷的專業精神,並引導他們善用天賦與科技工具,積極回饋社會,實現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