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南區金華里10月新增登革熱本土個案,市府防疫團隊嚴陣以待,除立即啟動跨局處應變機制,針對個案居住地及足跡進行強力孳生源清除、戶內外化學防治、擴大採檢及健康監測等一系列防疫作業,全面阻斷病媒蚊傳播鏈。疾病管制署南管中心出動機動防疫隊同步對確診個案活動市場提供環境診斷及防治建議,發現數個攤商有儲水習慣,且儲水桶未密封,登防中心已加強衛教攤商落實容器管理。

另外,市場中央消防設施有凹槽,建議市場處等市府防疫團隊衛教市場管理員定期巡檢,以防水管漏水孳生登革熱病媒蚊幼蟲。國家衛生研究院協助疾管署南區管制中心與台南登革熱防治中心捕獲之斑蚊雌蚊以登革熱NS1快篩試劑檢測,未檢出登革病毒,目前共佈設10個誘卵桶進行後續監測。防治中心亦每日追蹤防治進度與採檢結果,即時研判風險並召開多次應變會議,針對高風險區域、個案活動足跡及移工宿舍等場域實施分級管理與重點防治。
南區及北區區公所也於第一時間召開防疫會議,區長親自督導並動員轄內里鄰長、志工共同投入孳生源清除與家戶衛教宣導。自10月17日至10月23日止,累計動員77人次,共清查3,527戶,發現9戶陽性戶,清除335個積水容器,並完成451人衛教宣導。防治中心也派員多次現場督導,協助確認防治策略之落實度與孳生源改善狀況。
另為降低疫情擴散風險,防治中心今日完成利南黃昏市場及金華市場周邊環境的孳清及化學防治,確保市場及鄰近民宅環境安全。此外,針對個案宿舍與廠房等高風險場域,衛生局李翠鳳局長也親自視察環境,要求管理單位落實孳生源清除、陰井加裝細紗網,並督導外籍移工進行14天健康監測及體溫觀察;防治中心亦持續派員每日巡查、複查及掃蚊,確保現場環境持續維持低密度狀態。
防治中心針對個案居住地周邊高風險區域持續加強追蹤管理,包括中華西路沿線多處建物及商家地下室積水問題,已陸續完成抽水、投藥與防蚊處理。並建立現場回報與比對機制,確保防治成效可即時掌握。經連日化防及掃蚊後,成蚊密度已明顯下降;防治中心將持續督導積水潛勢地點改善,直至風險完全解除。
黃偉哲市長呼籲市民朋友,雖然已進入秋天,但白天仍較炎熱,提醒應積極巡視戶內外環境,主動清除積水容器,落實「巡、倒、清、刷」,共同守護家園安全。另規劃出國或返鄉探親前,應先清理居家環境;旅途中應穿著淺色長袖衣物,並於皮膚裸露處使用政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成分的防蚊藥劑;返國後14天內應密切注意健康狀況,如有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與接觸史。
登革熱防治中心再次強調,防疫工作沒有假期,團隊將持續與各單位並肩作戰,守護臺南市民的健康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