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是都市之肺,同時扮演著公園扮演著生態保育、休閒遊憩、環境保護與教育等多樣化的功能。嘉義市政府今日(25)於兒24基地舉辦「嘉義市湖子內社區公園綠地新建工程」祈福動土典禮,嘉義市長黃敏惠帶領市府團隊出席,與嘉義市議會議長陳姿妏、多位議員及鄰里長等地方民意代表共同參與,見證湖子內區段徵收區發展邁入新里程碑。

黃敏惠表示,嘉義市湖子內區段徵收至今逾20年,感謝過程中市民的信任與支持,攜手努力讓區段徵收完成後的湖子內地區愈加繁榮。市府團隊持續推動工程建設,提升生活環境,近年已陸續完成里民活動中心、消防局的第二分隊廳舍、交通處停車場12處、環保局的永續循環園區及湖子內一期工程4處公園11.8公頃,串連長達1.8公里綠廊道等,逐步形塑完善的生活圈。

這塊形似「金雞母」的湖子內地區生活品質持續在提升,今日在兒24基地所舉辦「嘉義市湖子內社區公園綠地新建工程」預計於明年底完工,將新增5處遊戲場、8處綠化公園,不僅適合全齡民眾遊憩,在極端氣候下,公園綠地也為城市培植了更強健、具韌性的體質,讓嘉義市朝向更加「宜居、共融、永續」目標邁進。

黃敏惠回顧自上任以來,持續推動「共融式遊戲場」與「全齡友善設施」政策,陸續完成多處特色公園與社區綠地建設,例如位於北香湖公園綠豆仁遊戲場、嘉義公園樹屋遊戲場、番仔溝公園機器人遊戲場等,讓嘉義市成為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幸福城市。湖子內社區公園更以「Play for All—玩是所有人的權利」為核心精神,結合地方文化意象與民眾參與成果,期待每位市民都能在生活中親近自然、共享休憩。

市府建設處表示,本工程有13個基地,面積合計1.9公頃,總經費8,561萬元,其中工程經費7,590萬元,工期365天,由惇陽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設計監造、陸奕營造有限公司施工。公園將設置5處主題共融式遊戲場及8處簡易綠化公園,不僅在開闢前廣納民眾意見,「所有願望一次滿足」,建置適合青銀族群使用的遊具、串聯公園間步道,也依據小朋友們的期待,建置滑梯、秋千、滑步車練習場等遊具與場域,更融合在地文化意象及陳澄波老師畫筆下的嘉義風光發想,打造兼具藝術、美學與休憩功能的都市綠地。

市府建設處長呂獎慧表示,今周刊在今年針對全台各縣市進行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嘉義市在日前第四度奪得永續城市特優獎項殊榮,調查結果更指出嘉義市擁有全台最高的「每萬人公園、綠地、兒童遊樂場、體育場所及廣場面積數成長率」,展現了嘉義市朝向永續邁進的成果。

市府表示,區段徵收完成後,湖子內地區在兼顧環境永續與綠地利用的同時,也帶動地方建設與城市發展。根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該區湖內里、興安里、獅子里人口數從108年1月底為1萬1,687人至114年9月底人口增加為1萬5,141人,6年多來人口增加3,432人,人口成長29.56%,顯示居民進住踴躍、生活機能日益成熟,展現湖子內地區蓬勃的發展潛力與宜居魅力。

本次開工的湖子內社區公園將延續健康悠活發展之規劃概念,透過串聯周邊公共空間,打造「一綠帶多節點」的生活動線,實現市府努力打造嘉義市成為「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施政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