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報導/今天是台灣光復80周年紀念日,前總統馬英九表示,中華民族對抗日本侵略勝利。兩岸的中國人都必須記取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帶給我們的歷史教訓。
馬英九表示,這是所有台灣人都應該銘記於心的一段歷史,因為沒有抗戰勝利,就沒有台灣光復,中華民國就沒有現在的和平與繁榮。 馬英九說明,清光緒20年(1894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清廷戰敗,1895年4月17日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群島予日本。消息傳來,台灣抗日志士丘逢甲椎心泣血,寫下“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的警句。苗栗客家人,羅福星,更是組織抗日失事,從容就義的烈士。民國20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強占我東北三省;民國26年(1937年)7月7日,日本再發動“盧溝橋事變”,覬覦華北,此時全國軍民已忍無可忍。蔣中正委員長乃宣示,“人不分男女老幼,地不分東西南北”,為中華民族的存亡絕續,全面抗戰。 馬英九指出,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規模最大、死傷最多、影響最深的一場民族禦侮聖戰。在中華民族精誠團結下,歷經八年抗戰,終於在民國34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在日本投降之前,台灣光復,回歸中國(中華民國),是透過一步步的努力,並經過國際上大國的認證。 馬英九說明,民國32年(1943年)11月23日,蔣中正委員長以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身分,應邀至埃及參加開羅會議。11月26日與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商定開羅宣言,三國在12月1日同時對外公布,明定“日本竊自中國的領土,如東三省、台灣與澎湖列島,必須歸還中華民國。民國34年(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發布“波茨坦公告”向日本招降,其中第8條也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須實施”。9月2日,日本在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簽署降書,接受波茨坦公告,正式向盟軍無條件投降。在華日軍並先後於同年9月9日在南京,10月25日在台北,向國軍投降。(中評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