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八德路化身電競戰場封街對決 街頭市集、美食嗨翻周末
大台中商業總會第28屆理監事授證典禮 盧市長:感謝商業總會為台中經濟貢獻
「祖親孫餅」揉出家的滋味! 中市祖父母節創意活動今登場
「薪」學期開始了!北市企業釋443職缺 待業者快快來就位
嘉義市夏至藝術節圓滿落幕 「藝工隊」「藝間店」帶給市民滿滿收穫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合作媒體 > 新竹縣長楊文科及苗栗縣長鍾東錦參訪台灣燈會 張善政市長盼三縣市多方合作促進發展
合作媒體

新竹縣長楊文科及苗栗縣長鍾東錦參訪台灣燈會 張善政市長盼三縣市多方合作促進發展

崛起新傳媒
Last updated: 2025/02/18 23:26
崛起新傳媒
Share
6 Min Read
新竹縣長楊文科及苗栗縣長鍾東錦參訪台灣燈會 張善政市長盼三縣市多方合作促進發展
分享文章

新竹縣長楊文科及苗栗縣長鍾東錦參訪台灣燈會 張善政市長盼三縣市多方合作促進發展

[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18)日傍晚前往中壢區,與新竹縣長楊文科及苗栗縣長鍾東錦等貴賓參訪A19光臨千塘國燈區。張市長表示,桃竹苗是共同生活圈,今日歡迎桃園的好鄰居—新竹縣長楊文科及苗栗縣長鍾東錦率縣府團隊蒞臨2025台灣燈會,一同觀賞極具特色又創新的燈區,期盼未來能夠多方合作,促進三方共榮發展。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今(114)年台灣燈會在桃園不僅展出許多炫麗奪目的燈組,更結合「千塘之市」的稱呼,將過去農村時代,到隨後的工業興起,再到現在的科技時代,以獨特又巧妙的構思,展現桃園從傳統到現代的變遷。

苗栗縣長鍾東錦提到,本次燈會不僅挑選的地理環境好,在燈座的設計及布置上更是別出心裁,後(116)年台灣燈會在苗栗舉辦,未來也會汲取桃園經驗運用在燈會舉辦上,歡迎大眾屆時一同至苗栗賞燈。

觀光旅遊局指出,桃園素有千埤之鄉的美稱,本次A19「光臨千塘國」即坐落於青塘園中,扣合埤塘地景、水岸植栽、環湖步道及青塘橋展出特色燈具。另外,光臨千塘國燈區還有12公尺高的超大卡比獸,吸引大小朋友至本市賞燈,一同欣賞璀璨的台灣燈會。

今日包括新竹縣長楊文科、苗栗縣長鍾東錦、新竹縣副縣長陳見賢、新竹縣政府團隊、苗栗縣政府團隊、市府觀旅局長周柏吟、新聞處長羅楚東、客家局長范姜泰基、社會局長陳寶民、桃園觀光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陳信守等均一同出席。

這篇文章 新竹縣長楊文科及苗栗縣長鍾東錦參訪台灣燈會 張善政市長盼三縣市多方合作促進發展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

The post 新竹縣長楊文科及苗栗縣長鍾東錦參訪台灣燈會 張善政市長盼三縣市多方合作促進發展 first appeared on 崛起新傳媒.

Previous Article 新竹縣長楊文科及苗栗縣長鍾東錦參訪台灣燈會 張善政市長盼三縣市多方合作促進發展 新竹縣長楊文科及苗栗縣長鍾東錦參訪台灣燈會 張善政市長盼三縣市多方合作促進發展
Next Article 桃市府首座員工子女托嬰中心開幕 張市長:建構友善職場托育環境減輕育兒壓力 桃市府首座員工子女托嬰中心開幕 張市長:建構友善職場托育環境減輕育兒壓力

近期消息

823「7立委罷免案」全數失敗 加上726結果 國民黨31比0完封
823「7立委罷免案」全數失敗 加上726結果 國民黨31比0完封
熱門
2025/08/23
公投案未達門檻/超過430萬人同意重啟核三 黃國昌:賴清德應謙卑聆聽 童子賢:主流民意支持核電 盼政府務實接受
公投案未達門檻/超過430萬人同意重啟核三 黃國昌:賴清德應謙卑聆聽 童子賢:主流民意支持核電 盼政府務實接受
熱門
2025/08/23
完封綠營大罷免 朱立倫對賴清德提5呼籲 停止一切製造對立的政治操作
完封綠營大罷免 朱立倫對賴清德提5呼籲 停止一切製造對立的政治操作
熱門
2025/08/23
大罷免大挫敗 賴清德:已請閣揆卓榮泰留任 「啟動必要人事改組」 執政團隊會有4個調整
大罷免大挫敗 賴清德:已請閣揆卓榮泰留任 「啟動必要人事改組」 執政團隊會有4個調整
熱門
2025/08/23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