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整合醫療團隊近日成功協助一名因跌倒與感染導致功能退化的病人,透過跨專業合作與持續支持,逐步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最終順利入住康復之家並重返社區,充分展現「以人為本」與「團隊照護」的全人照護精神。
這名病人原本居住於療養機構,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卻因一次意外跌倒併發感染而住院,導致身體功能明顯退化,加上舊傷影響,使日常活動變得困難。部桃在病人入院後即啟動整合照護計畫,由職能治療師李佳玲擔任主要執行者,結合醫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照服員、臨床心理師、社工與出院準備服務,共同協助病人重建功能、恢復信心。
李佳玲表示,病人住院初期因身體不適與心理挫折而對復健產生排斥,對失能有恐懼與依賴心理。團隊沒有急於要求,而是以陪伴取代催促,透過傾聽與鼓勵逐步建立信任。為了幫助病人看見進步,李佳玲將每週的訓練目標書寫於床尾板,讓病人能清楚掌握自己的復原狀況,減輕焦慮與不安。同時建議全體照護人員採一致的互動方式,營造穩定、安全又充滿鼓勵的治療氛圍。
在復健過程中,照服員的角色至關重要。由於病人無家屬陪伴,病房團隊共同提供友善照護支持。從初期需要依賴尿布與協助如廁,到後期能在治療師與照服員的陪伴下自行步行至廁所,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是病人努力與團隊陪伴的成果。李佳玲分享,「功能恢復不只靠治療,更需要團隊創造出讓病人願意嘗試、敢於練習的環境。」
除了身體功能的重建,病人也面臨安置與未來生活的不安。由於年齡未滿60歲,且內科病況反覆、服藥習慣不穩定,使轉介康復之家一度受阻。醫療與社工團隊不放棄,持續溝通與引導,陪伴病人一步步面對現實,逐漸接受新的生活安排。最終在出院準備小組的細心協助下,病人順利入住康復之家,並穩定銜接社區生活。
李佳玲提醒,「住院期間的休養固然重要,但保持規律作息與適度活動量,才能避免功能退化,為回家生活提前做好準備。」
部桃表示,這起案例展現了跨專業整合照護的力量,從醫師、護理師到治療師與照服員,所有團隊成員都以病人為中心,共同努力,讓病人在住院期間不只是被照顧,更被理解與尊重。最終,當她能重新站起來、走回社區的那一刻,不僅是醫療的成果,更是一場關於希望與尊嚴的圓滿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