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政/台東報導
臺東縣政府今(29)日在金崙車站前舉辦「鐵道慢店成果展」,成果展以鐵道旅程為主題,象徵10家臺東店家完成品牌再造與空間翻新的新起點。活動邀請地方店家與旅客共同搭上「鐵道慢旅」列車,從南迴金崙站出發,沿途串聯市區、太麻里及金崙與縱谷,展現臺東在地產業與文化創意的能量。

縣長饒慶鈴表示,自111年至113年,縣府已協助40家店家進行品牌重塑與改造,今年再輔導10家業者進行品牌升級與空間設計優化。此次計畫導入在地藝術家與店家共創,使地方工藝融入空間美學,例如石山部落運用月桃編織與稻稈設計自然氛圍;阿水工坊以木雕與鐵塑呈現原住民族精神;米麻岸工作室則結合十字繡與毛球等自然素材,體現手作溫度與創新思維。縣府期盼透過在地職人的創意能量,讓臺東特色品牌更具深度與辨識度。

饒慶鈴化身「鐵道慢店列車長」,帶領10家店家自金崙車站啟程,並由在地導覽者博瑞齊引領民眾探索金崙風情,沿途參訪「榖臼那哪麵包坊」品味在地風味、「比努禮曼工作室」欣賞結合環保理念與部落手藝的設計,以及「625早餐店」體驗部落媽媽手作料理的生活智慧。整體活動以「慢旅結合慢店」為主軸,展現臺東從地方創意出發的產業再生能量。

縣府財政及經濟發展處說明,今年度計畫持續導入專業團隊,協助店家進行品牌定位、空間規劃與行銷設計,讓地方故事與設計美學結合成為旅遊新亮點。今年度完成改造的10家鐵道慢店,涵蓋關山、鹿野、臺東市、太麻里及金崙等主要站點,包含關山站周邊以南瓜米蛋糕聞名的「親水軒」與以家庭溫度為主題的「興源行民宿」;鹿野站的「天來茶園」以在地茶葉入菜創造茶香料理;臺東車站周邊的「天地人」以日式創作料理詮釋臺東意象、「染人與海文創館」融合藍染與海洋元素;太麻里站的「魯冰花小吃」及「一碗冰」分別以家常料理與懷舊設計呈現地方特色;金崙站周邊的「625早餐店」、「榖臼那哪麵包店」及「比努禮曼工作室」則以土地風味、部落食材及再生布料創造獨具地方精神的品牌形象。

縣府表示,鐵道慢店計畫以地方文化為核心,透過品牌再造與空間改造,帶動在地產業升級與旅遊動線串聯,展現臺東推動「慢經濟」的具體成果,並期盼吸引更多旅客深入探索、體驗地方生活,促進永續觀光與產業發展。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鐵道慢店成果展」 鐵道旅程+在地工藝 展現在地產業與文創量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