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11/1日勞工局聯合徵才 提供逾千職缺及就業獎勵諮詢
傅崐萁批民進黨造謠抹黑花蓮救災 泯滅人性
基隆女孩展現「自信無齡、性別無礙」 用行動詮釋美麗與勇氣的力量
涉死亡連署遭起訴 藍委許宇甄批屏檢有政治意圖 違反無罪推定
「不給糖就搗蛋」 基隆百福消防分隊化身防火小學堂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2025 第六屆臺灣科學節」起跑 啟發心智、賦能未來
綜合

「2025 第六屆臺灣科學節」起跑 啟發心智、賦能未來

王 承綸
王 承綸
Published: 2025/10/31
Share
14 Min Read
「2025 第六屆臺灣科學節」起跑 啟發心智、賦能未來
新聞稿】 「2025 第六屆臺灣科學節」起跑。(記者王承綸/翻攝)
分享文章

教育部於今(31)日舉辦「2025 第六屆臺灣科學節」起跑記者會,由教育部劉國偉政務次長、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龔繼康副處長、5大科學博物館長及25個科普基地代表,共同宣布臺灣科學節將於11月8日開始,為精彩的科學盛宴揭開序幕,科學節將於11月8-9日及11月15-16日(兩個週末)盛大展開,預計超過1,700場次的科普活動,邀請全民一起參與科學盛宴。

教育部劉國偉政次表示,為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科學日主題「Why Science Matters – Engaging Minds and Empowering Futures」,2025年科學節以「啟發心智 賦能未來」為主題,透過跨領域的創新展演,鼓勵全民藉由探索科學,培養面對未知挑戰的勇氣,充實個人的思辨力與創造力,以因應多變的世界。

圖説:教育部劉國偉政次致詞。(記者王承綸/翻攝)

本屆臺灣科學節除了結合部屬5大科學博物館舉辦科普展演活動,並持續和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與25個科普基地攜手合作,今年預計推出「論壇與研討會」14場次、「戲劇」82場次、「科學演示」315場次、「展覽與影展」544場次、「科學競賽」19場次、「工作坊」489場次、「科學市集」39場次及其他相關科普活動292場次,總計1,794場次,5大科學博物館精彩活動簡介如下﹕

1. 基隆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推出「永續海洋工作坊」及「ARG實境解謎挑戰賽」透過實境解謎過程與手作體驗,反思海洋永續與人類的關係。

2. 臺北的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推出數學音樂劇「達巴瓦拉到你家」,以幽默又動感的方式介紹數學概念,此外,「夜探博物館」活動,煙火秀將點燃科學節的夜空,歡迎您夜探博物館,參與劇場表演、工作坊及馬戲團表演。

3. 臺中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運用XR超實境技術,推出「XR奇幻探索」虛實展演,即時展現沉浸式場景,同時結合全新常設展「大地瑰寶」推出超人氣「吉娃斯愛科學布袋戲」,由泰雅族小女孩吉娃斯帶領大家探索奇妙的礦石世界。

4. 高雄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帶來結合動力科學、環境教育、原住民科學等主題的「科學秀」,讓觀眾在欣賞表演的同時也能動手做實驗。「原味市集」活動,展現南臺灣原住民族文化,讓大家在操作體驗中認識科學原理與應用。

5. 屏東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推出「黃金海底城-海誓珊盟」劇場,將海洋知識融入戲劇,還有超熱門的「Silent Disco」,特別與高雄新生代在地樂團合作,讓海洋文化變得酷炫有趣。

圖説: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代表龔繼辰致詞。(記者王承綸/翻攝)

教育部持續邀請長期熱心舉辦各項科普活動的公私科研機構成為科普基地,例如:位於北部的國家太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博物館群、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中華電信學院5G垂直展示場域;位於中部的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位於南部的中央氣象署臺灣南區氣象中心、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及國家海洋研究院等共25個單位,科學節期間將在全臺各地舉辦科普展演活動,民眾可就近參與。

另外,5大科學博物館均推出多項臺灣科學節限定優惠活動,於臺灣科學節期間至5大科學博物館現場完成展廳電子集章任務,就可兌換限定好禮;臺灣科學節官方Facebook也推出線上互動活動,完成互動後,可獲得多款蘊含科學原理的「創意紙模」,參與線上活動還有機會獲得「2026年臺灣女性科學家電子年曆」,在學習同時,認識更多優秀的臺灣女性科學家,從她們的成就中獲得啟發!

圖説:與會貴賓大合照。(記者王承綸/翻攝)

 

 

 

Previous Article 美國學者參訪新北「銀色知悠生 蒙特梭利中心」 肯定長者照護新模式 美國學者參訪新北「銀色知悠生 蒙特梭利中心」 肯定長者照護新模式
Next Article 紓困補助挺肉商! 中市府加碼1.5萬元 攤商最高可領4.5萬元 紓困補助挺肉商! 中市府加碼1.5萬元 攤商最高可領4.5萬元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