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提供特教生多元學習 全國視障生音樂夏令營展現學習成果
《勞力事調查局》開播 化身勞權偵探破解職場迷思
中市地稅局揪甘心! 主動通知身障者免牌照稅逾千萬元
最難風雨故人來! 台中客家大使館讓27年故舊重逢
3D導航內視鏡手術結合生物製劑 成功改善慢性鼻竇炎與鼻息肉患者生活品質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熱門 > 逾7成民眾挺長照保險法 朱立倫籲盡快通過
熱門

逾7成民眾挺長照保險法 朱立倫籲盡快通過

韋 石
Last updated: 2025/02/20 19:51
韋 石
Share
8 Min Read
逾7成民眾挺長照保險法 朱立倫籲盡快通過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呼籲朝野一同推動長照保險法。(中評社)
分享文章

 

中國國民黨智庫國政基金會今日召開長照保險制民調發布會,民調顯示77.3%的民眾支持長照保險,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已達468萬人,又嚴重面臨少子化,長照2.0明年就要到期,民進黨最近說還要推長照3.0,要繼續走預算制的長照,但這種作法只是以一些不穩定的稅收再加上政府提撥的一點錢來做長照,台灣應該趕快改推長照保險制。

朱立倫強調,相關法案國民黨智庫已經完成,而且具體可行,將類應比照全民健保,每位民眾每月負擔是全民健保的4分之1至5分之1之間,每月負擔大約增加100元,長照保險制度才能可長可久。

國政基金會今天召開“2025民生議題調查系列:長照保險制民調發布會”,包括朱立倫、基金會執行長、立委柯志恩,國民黨立法院黨團首席副書記長羅智強、立委李彥秀、陳菁徽和基金會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宜民等人出席。

柯志恩指出,現行長照基金來源主要來自菸稅、不動產交易稅,以及遺贈稅等不穩定的機會稅,導致現有財源不足且不穩定,隨著超高齡社會的到來,智庫以民眾是否支持應制訂“長照保險法”,將現有的賦稅制,改為保險制,以籌措足夠的長照財源為題民調,數據顯示77.3%的民眾支持長照保險,衹有14.8%的人不支持,其中,40歲到49歲的中壯世代最支持,比例高達83.1%,僅12.6%不支持。

民調結果。(中評社)

朱立倫表示,長照議題不但是個人、家庭的議題,也是全民的議題,長照問題已經討論幾10年了,10年前討論長照2.0時,他與民進黨蔡英文辯論,當時他說日本已經放棄預算制,改採保險制,各國也走向長照保險制,日本、韓國都在推動。但直到今天,明年長照2.0就要到期,最近民進黨說要推長照3.0,要繼續走預算制長照,但只是以一些不穩定的稅收再加上政府提撥的一點錢來做長照。

他強調,近年台灣長照人口增加了5倍,很快就達到10倍,每個家庭萬一有長輩倒下,失智、失能,每月要負擔的金額至少3、4萬元以上,照顧長輩至少要花幾百萬元,長輩們又不願意讓子女負擔,因此長照悲歌不斷在各地發生,全世界都看到問題,台灣也應該趕推動長照保險制。

朱立倫說,國民黨不但宣示,法案也已經透過智庫完成,而且具體可行,將類似比照全民健保,每人每月的負擔是健保的4分之1到5分之1,每月增加100元,這樣的長照保險制度才是可成可久

Previous Article 中市府首場「新光三越勞權說明會」吸引逾百名勞工、廠商到場  勞工局長要求業者善盡企業主責任 中市府首場「新光三越勞權說明會」吸引逾百名勞工、廠商到場  勞工局長要求業者善盡企業主責任
Next Article 荔枝椿象整合防治啟動 中市大里首場防治宣導講習會登場 荔枝椿象整合防治啟動 中市大里首場防治宣導講習會登場

近期消息

郭智輝又失言!周春米怒嗆核三睦鄰費非特權
郭智輝又失言!周春米怒嗆核三睦鄰費非特權
熱門
2025/08/13
郭智輝談核三廠又失言 藍委怒轟道歉下台
郭智輝談核三廠又失言 藍委怒轟道歉下台
熱門
2025/08/13
陳明德:疊加關稅業者轉移不及 台灣產業危機
陳明德:疊加關稅業者轉移不及 台灣產業危機
熱門
2025/08/13
莊大立:關稅加匯率夾擊 台灣機械業艱辛 恐引發大規模失業潮
莊大立:關稅加匯率夾擊 台灣機械業艱辛 恐引發大規模失業潮
熱門
2025/08/13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