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2025/11/19
台灣原創動畫首度登上威秀大銀幕氣勢爆棚
宜蘭縣長選舉 同為無黨籍議員鼓勵林茂盛出馬
榮耀時刻!2025國家藥科獎獲獎名單正式公佈
清露x安芝儇見面會 享受微醺時刻與粉絲近距離乾杯
02.Banner_工作區域 1-F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同體大悲化行動共發放2,500份慰助金、捐助學校與古剎 佛教界以慈悲撫慰災後創痛
合作媒體

同體大悲化行動共發放2,500份慰助金、捐助學校與古剎 佛教界以慈悲撫慰災後創痛

屏東時報
屏東時報
Published: 2025/11/09
Share
10 Min Read
同體大悲化行動共發放2,500份慰助金、捐助學校與古剎 佛教界以慈悲撫慰災後創痛
同體大悲化行動共發放2,500份慰助金、捐助學校與古剎 佛教界以慈悲撫慰災後創痛
分享文章

【記者戴英薇/光復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災情,中國佛教會秉持「慈悲喜捨、悲智雙運」精神,號召全台佛教會及所屬寺院團體發起愛心募款行動,共募集1千8百萬元善款。9日於花蓮光復高級商工職業學校舉行關懷慰助金發放活動,共發出2,500份慰助金,協助災民重建家園。

▲中國佛教會捐贈善款予受災嚴重的百年古剎保安寺。(圖/中國佛教會)

【以慈悲為本 全台佛寺同心馳援】

中國佛教會理事長心茂法師指出,此次災情嚴重,佛教界秉持佛陀「同體大悲」精神聞聲救苦,動員全國佛教徒共同投入賑災行列。活動現場並舉行灑淨祈福法會,祈願罹難者往生西方極樂、受災戶離苦得樂,社會祥和安康。

▲中國佛教會捐贈善款予光復高商,由校長陳德明(中)代表受贈。(圖/中國佛教會)

慰助金發放範圍涵蓋光復鄉七村(大平、大馬、大安、大華、大同、東富、北富)與鳳林鎮三里(長橋、大榮、山興)。其中,罹難與失聯者每人可領取3萬元、受災戶每戶7,000元,以提供最即時的生活支援。

▲中國佛教會理事長心茂法師(持麥克風者)表示,佛教會以佛陀「同體大悲」精神為本,動員。(圖/中國佛教會)

【感動現場 佛光映照重建希望】

清晨三點即前來領取慰助金的李小姐哽咽表示:「家裡一樓全毀,家具全報銷。看到佛教會來發放慰助金,真的像一道光,讓人重新燃起希望。」現場居民也紛紛感謝佛教界的關懷,直呼「這份溫暖讓我們更有勇氣重新站起來」。

▲居民領取慰助金後感動地說,感謝佛教界滿滿的關懷。(圖/中國佛教會)

除慰助金外,佛教會亦捐助光復高商、當地警消單位及受災嚴重的百年古剎保安寺,並與在地四方協會共同協助災民。花蓮縣議長張峻感謝中國佛教會與心茂法師帶領全台佛寺展現慈悲大愛,讓花蓮災區重拾溫暖與希望。

▲中國佛教會秉持「慈悲喜捨、悲智雙運」的佛法精神,號召全國佛教會暨所屬寺院團體共。(圖/中國佛教會)

【全台佛教界聯手 讓慈悲成為行動】

中國佛教會副理事長見引法師表示,災民目前最迫切的需求是修繕家園與添購家具,佛教會即時啟動援助,提供最實際的協助。秘書長修懿法師也指出,募款公告發布三日即湧入超過200位志工協助,從資料整理到現場服務皆全心投入,「台灣人的愛心真的是第一名!」

▲眾法師前往保安寺舉行祝禱總迴向,讓佛法化為社會穩定與希望的泉源。(圖/中國佛教會)

活動最後,眾法師於保安寺舉行祝禱總迴向儀式,祈願罹難者往生淨土、災民重獲安定,佛光普照花蓮大地。此次活動由中國佛教會主辦,並由全台二十縣市佛教會及寺院團體協辦,共同展現「慈悲無疆、同體大悲」的濟世精神,為台灣災後注入溫暖與希望。

▲副理事長見引法師協助災民確認資料。(圖/中國佛教會)
▲中國佛教會捐贈善款予光復鄉警消單位。(圖/中國佛教會)
▲中國佛教會於花蓮光復高級商工職業學校舉行關懷慰助金發放活動,現場滿滿排隊人潮。(圖/中國佛教會)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Article 房仲企業邱惠丹熱心公益 天冷送暖捐物資給弱勢團體 房仲企業邱惠丹熱心公益 天冷送暖捐物資給弱勢團體
Next Article 中國佛教會募1800萬元善款 馳援花蓮助重建 中國佛教會募1800萬元善款 馳援花蓮助重建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