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長盧秀燕昨(14)日於市政大樓惠中樓主持「第54次防範非洲豬瘟災害應變中心擴大會議」,她要求各局處以更高規格加強廚餘流向管理,全面落實監控追蹤。她強調,所有查核必須加嚴,提高密度,除遠端監控,也要同步加強到場查察,全面巡檢,以確保防疫作業落實,展現市府決心。
盧市長表示,為持續強化廚餘防疫查核,環保局與警察局須全面針對尚未裝設 GPS 的車輛,掌握實際行駛路線並建立完整紀錄;對已裝設 GPS 的車輛,也需每日確實監看、比對軌跡並填報資料,完整掌握每台車核定的清運場域,徹底降低疫情風險。
環保局表示,自10月27日起,環保局以「人盯場、人盯桶」模式每日透過視訊查核36家廚餘再利用養豬場,確認飼料種類及蒸煮設備運作並全程錄影,至11月14日已累計685場次視訊及2場次實地稽查,持續嚴管禁用廚餘養豬。
市府已輔導廚餘清運車加速安裝GPS,目前已完成24台,並提供免費到場裝設及1,000元獎勵,強化掌握廚餘流向。此外,全市12處廚餘掩埋場均依規設置不透水層、覆土與消毒並完成防颱準備;颱風後經巡查無積水或破損,現場並以監視器與每日巡查持續監控,並依規定期檢測地下水質。
農業局表示,11月7日至13日高風險場訪視均無異常,疫情持續穩定;案例場周邊3公里僅存的移動管制場已於11月11日解封。期間採集243頭斃死豬樣本全數陰性,顯示豬隻健康良好。案例場則已完成封鎖線、圍籬、全天候監控及24小時人員駐守,廢水處理設施亦在11月10日完成覆蓋加固且未受颱風損害。
農業局說明,掩埋場已加強圍籬、電網與監視器,並加蓋兩層不透水布固定,颱風後運作正常。區公所調查本市154場均無異常,高風險場則採三日一訪持續監控,並協助養豬協會補助消毒水128桶。市府並召開多場專家會議研商掩埋場管理與案例場清消作業,將持續以最高規格守護畜牧安全,並籲請業者落實生物安全。
衛生局指出,雖中央已解除國產豬隻禁運與禁宰措施,台中市仍持續緊盯豬肉產品流向,啟動「市售豬肉及相關製品稽查專案」,全面查核全市通路及異國餐飲業產品來源,截至14日累計稽查1,549件,均符合規定。
同時配合教育局推動校園午餐肉品聯合稽查,已完成20家團膳業者及134所自辦午餐學校查核,共涉及363所學校,逐一檢視肉品來源與廚餘流向,其中90家使用CAS冷凍豬肉、1家使用溫體豬、63家使用CAS雞肉,均無違規。
經發局說明,配合經濟部擴大實施「非洲豬瘟禁宰期間傳統市場豬肉攤商營業損失補助方案」,台中市已於11月10日公告受理申請。補助對象為實際在台中市轄內營業、疫情前即販售生鮮溫體豬肉,且主要營業項目為生鮮溫體豬肉及內臟的攤商。受理時間至12月10日止,呼籲符合資格的攤商把握期限提出申請,以協助降低禁宰期間營運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