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報導/中國國民黨籍立委許宇甄今日在立法院國是論壇中痛批賴政府上任以來的兩岸政策,使軍事對峙更加頻繁、對話管道持續封閉,導致敵意螺旋不斷升高。她指責民進黨利用“台獨”議題累積政治紅利,卻在風險升高時讓他人承擔責任,顯示政府以意識形態凌駕台灣利益。許宇甄強調,面對情勢惡化,立法院必須成為兩岸政策的理性防火牆,重建制度性制衡,以避免台灣被推向不必要的危機。
許宇甄發言時直接將矛頭指向賴政府,批評其兩岸政策不但未能改善台海局勢,反而使情勢急速惡化。她指出,賴政府上任後,從軍事對峙升高到民間交流中斷,雙方原有的互動機制幾乎全面停擺,造成敵意快速累積。依她的觀察,這並非外在強壓所致,而是政府在政治操作上的誤判,使兩岸關係原本脆弱的平衡更加失控。 許宇甄批評,民進黨執政至今仍習於利用“台獨”議題塑造政治形象,但一旦情勢升溫就迅速退縮,讓他人善後,顯示執政者在面對兩岸風險時缺乏承擔。她認為,若領導人以意識形態包裝政治信念,又以對立掩蓋治理能力的不足,只會讓台灣承擔更多不必要的風險,而這種做法既削弱了行政團隊的穩定性,也使安全環境變得更難預測。 ![]() 許宇甄指出,立法院長韓國瑜在多次關鍵時刻願意介入協助,就是基於制度責任而非政治利益,反映出立法院在兩岸政策上應發揮更積極的制衡角色。面對行政部門的失能,立法院更應成為政策的理性防火牆。國民黨團已建議成立立法院兩岸事務因應對策小組”,希望透過國會層級的監督與討論,確保重大兩岸決策回到制度軌道。 許宇甄最後提到,民進黨過去在2013年曾堅持重大兩岸政策必須送立法院審議,但如今執政卻刻意迴避立法院監督,暴露出其政治立場已與當年背道而馳。她強調,當政府沉迷於意識形態而忽視現實局勢,立法院就應主動提醒並制衡行政,避免台灣因政策誤判而陷入自我製造的危局。(中評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