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蘇澳分洪道工程不能再等 吳宗憲籲行政院立即動用第2預備金救命
與鄭麗文談藍白聯合治理?黃國昌:下周會面
藍委再提立院兩岸小組可制衡賴政府 避免對撞
江啟臣:盼台美關稅儘早落幕 有助產業布局
推動兩岸和平交流! 張榮恭以新職登陸 闡明國民黨四點重要立場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畫筆為記憶留影 黃意會台中開展紀念摯友三毛
合作媒體

畫筆為記憶留影 黃意會台中開展紀念摯友三毛

News586傳媒
News586傳媒
Published: 2025/11/16
Share
19 Min Read
畫筆為記憶留影 黃意會台中開展紀念摯友三毛
畫筆為記憶留影 黃意會台中開展紀念摯友三毛
分享文章

(記者林明佑/台中報導)新加坡國寶級藝術家黃意會,以深厚筆觸追憶文學女作家三毛,推出《不要告別-三毛與我的台灣印記》個展,即日起至12月7日在台中葫蘆墩文化中心登場。展覽主題取自三毛作詞、李泰祥作曲的經典民歌〈不要告別〉,象徵封存記憶與情感的告白,也成為黃意會半世紀創作旅程中,最溫柔的一章。

畫筆為記憶留影 黃意會台中開展紀念摯友三毛

黃意會理工背景出身卻熱愛文學與藝術,早年自習蠟染畫、紙刻畫,1983年起專職繪畫,作品曾獲法國巴黎大皇宮美術館典藏。1980年代初,他因報社副刊投稿與三毛結緣,兩人共騎車遊台東、遠行蘭嶼,留下無數難忘時光。而那趟旅程啟發創作出〈蘭嶼〉、〈美濃油紙傘〉等作品;其中〈蘭嶼〉更成為日後重訪記憶的起點。

開幕式於16日下午在葫蘆墩文化中心舉行,由旅法多年的手工電吉他製琴師鄺老師與藝術家黃意會攜手開場。隨著手工電吉他溫潤的音色與歌聲流淌,兩人合唱〈不要告別〉與〈橄欖樹〉,歌聲深情悠遠,彷彿引領現場觀眾穿越時光,回到那個充滿理想與浪漫的年代,仿佛共同參與三毛與黃意會昔日的交心時光。

活動現場嘉賓雲集,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特地出席致詞,肯定藝術跨文化交流的深遠意義;總統府前資政廖了以亦親臨現場,表達對藝術教育與文化外交的支持與期待。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讚賞黃意會以畫筆記錄時代情感,展現藝術家自由奔放的創作精神。此外,台灣引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慶華,葫蘆墩文化中心主任郭恬氳皆蒞臨參與,共同見證展覽開幕盛況。現場氣氛溫馨而隆重,音樂、繪畫與友情交織,宛如延續三毛筆下那份跨越時空的自由靈魂與深情呼喚。

策展人賴慕芬表示,本次的主題『不要告別』,是一首80年代家喻戶曉的民歌,鳳飛飛、劉文正、黃鶯鶯競相翻唱過;作曲李泰祥老師是我的恩師,作詞正是三毛女士;”不要告別”是指把美好的記憶封印永存心中。黃意會老師自2019年起,以兩年為週期的三毛主題創作展,在新加坡、深圳展出後,這次選擇回到三毛的成長之地台灣。

賴慕芬指出,2018年首次舉辦黃意會老師的國際聯展時,第一批作品送到館內就讓她大受震撼,其中一幅略帶淺白色調的蘭嶼作品,隱約可見一艘船的身影,一眼便能辨識出是蘭嶼。她當時便向媒體分享,台灣最引以為傲的就是「軟實力」──黃老師來過台灣後所創作的四幅蘭嶼作品,全都被其國家美術館典藏。

賴慕芬說,後來得知黃意會與三毛的故事,更加深了她對策展方向的思考。由於黃意會曾在世界各地以「三毛與我」為主題舉辦展覽,她希望這次在台灣的展出能與過往有所不同,能觸動屬於台灣這個世代的共同記憶,讓三毛的身影在畫作中再次被看見,也讓觀眾在他們的故事裡找到彼此共有的情感。

賴慕芬表示,為了這次展覽,黃意會特別空運11幅全新的作品來台,多數是未曾展出的創作。黃意會的畫風自然、自在,如同其人,而在描繪與三毛之間情誼的作品中,更多了一份浪漫與獨特的感動。她希望透過這次展覽,讓更多人走進美術館,重新找回對三毛的記憶,並喚起那段屬於台灣的人文情感。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表示,她與黃意會老師的結緣始於幾年前,因受邀策劃黃老師的展覽,而因此認識了這位來自新加坡、極具資歷、備受敬重的國寶級藝術家。黃意會老師的作品與他的人生經歷息息相關。特別的是,黃老師並非藝術學院出身,而是主修生物系,曾在國家公園擔任管理人員。這些特殊的生命經歷,使他在面對大自然時擁有不同於一般人的視角、情懷與感受。也因此,他的大部分創作可歸類為「風景畫」,雖非具象的山水,但皆源自他對自然的深刻感悟與日常生活的體驗。

陳貺怡提到,黃老師常以「不定型」為創作起點,並非從具象造型著手,因此他的畫面中較少出現明確的山水元素。然而奇妙的是,觀者在欣賞他的作品時,仍能感受到若隱若現的山水意境,這正是其作品極具魅力之處。

陳貺怡說,此外,黃意會老師左手作畫、右手寫作,同時也是新加坡知名作家,出版過多本文學著作。文學性與詩意自然融入他的繪畫中,使作品展現出獨特的美學氣質。這正是黃老師作品最令人著迷、值得細細品味的特色。

新加坡國寶級藝術家黃意會表示,三毛說,用一秒鐘轉身離開,用一輩子去忘記。我的畫,就是那漫長的一輩子。黃意會將理性科學的背景與詩意感性融合,筆下的風景既真實又夢幻。策展人賴慕芬補充說,《不要告別》不僅是藝術家的懷念,也是一場創作能量的爆發,畫面中線條、色彩與情感交織,呈現出他對自由與生命最深的呼喚。

黃意會1954年出生於新加坡,1979年新加坡南洋大學畢業,同年舉辦第一次個人畫展。他自學繪畫,精通油畫、山水畫、雕塑等,是一名傳奇的畫家。創作融合西方抽象與東方山水的靈動,黃意會被譽為「自由意會派」;筆下的風景不止於自然,更流動著情感與記憶,畫面中線條、色塊與光影交錯,如詩般傳達內心的自由與任性。畫作中可見,油彩層層堆疊出情緒的深度,將懷念化為色彩的流動,讓觀者在光影之間感受「穿入花間,踩碎樹影,與日月同行」的生命能量。

1979年至今舉辦過15次個展,曾受邀至美國、荷蘭、巴黎、日本、上海、深圳及東南亞各國展出,畫作並獲國際知名銀行、新加坡航空公司與企業集團收藏,並於新加坡美術館、日本福岡市美術館、台灣國立美術館、法國巴黎大皇宮美術館等館所典藏。

黃意會作品風格受藝術大師馬克•夏卡爾(Marc Chagall) 的影響,遊離於印象派、立體派、抽象表現主義等多流派間,作品形式包括油畫、蠟染畫、水墨畫、膠彩畫、丙烯畫、紙板刻畫、數位攝影等。黃意會不用傳統的單一視角來揮灑,除讓藝術境界無佛屆外,並帶著獨特的藝術理念,跨出窠臼常規的框架;從生活中的高點去看待已知的世界,而那豐碩的景物觀,也都化身為他創意的基底素材。

作品也是自傳,在黃意會的抽象風景中運用流動的線條、鮮豔或柔和的色彩,以及誇張的形態來表達大自然的生機與和諧;融合幾何圖形或隨機筆觸,使樹葉、花瓣和枝幹呈現夢幻或超現實的效果,帶有動感與詩意。

Continue Reading

Previous Article 阿北愛車失蹤!六天後報案驚見就在眼前  中市警機警調查 化解虛驚烏龍尋車記 阿北愛車失蹤!六天後報案驚見就在眼前 中市警機警調查 化解虛驚烏龍尋車記
Next Article 台灣社區精神復健發展協會 匯集專家倡議醫療藍海 台灣社區精神復健發展協會 匯集專家倡議醫療藍海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