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報導/中國國民黨籍立委吳宗憲今日在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上質詢時指出,公營事業近年爭議頻傳,根據調查局與廉政署資料,中油為近五年遭移送案件最多的公營機構。他批評政府治理失衡,更痛批“在民進黨執政之下,圖利瓜分公有財產已經變成日常”,並要求中油、經濟部及相關機關於指定期限內就預算控管、工安制度、採購流程與人事機制提出改善報告。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17日邀法務部長、調查局長等就“中油三接浮報工程款爭議及近年來公營事業貪瀆案件查處成效”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吳宗憲首先時從政府提出的《政府採購法》修法預告切入,指出刪除三家比價限制雖被定調為提升效率、減輕行政負擔,但在大型工程爭議接連曝光的情況下,制度放寬是否可能反向加大風險,政府仍欠缺說服基礎。他並以公營體系近期的採購與工程紀錄為例,表示社會對公營事業的質疑已非個別事件,而是整體治理與監督能力受到挑戰。 ![]() 吳宗憲接著引用調查局與廉政署統計指出,中油在近年公營事業涉案移送件數中位居第一。對此,中油董事長方振仁回應,案件確實較多,但屬個案而非結構性問題。吳宗憲則提出不同觀察,他質疑公營事業近年出現多重失衡現象,包括預算追加頻率與規模過大,以及決策缺乏透明檢核,他痛批公營單位預算失控,將人民的納稅錢被當提款機,認為政府不應以制度名義淡化財政責任。 談及人事與組織文化,吳宗憲以更具體例子描述問題狀態,認為公營事業已呈現“上面用人靠關係、下面考試還要舞弊”的情況,制度方向與實際執行已脫節。他並指出,過去工程與能源轉型政策在落地後卻引發外界對利益結構的疑慮,“山也光電板、海也光電板、水庫也光電板,到處光電板,不知道在做什麼”,質疑政府應先釐清治理基礎,而不是讓計劃成為新的弊案溫床。 在具體要求上,吳宗憲要求中油於兩個月內提交工安缺失與改善方案並附佐證資料,經濟部提出公營事業人事任用及問責制度檢討,法務部與廉政署則需提出公營事業招考、採購及揭弊保護強化方案,避免治理落入“事件爆發、換人了事”的循環。(中評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