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報導/在今日立法院會質詢中,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傅崐萁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為主軸,質疑政府事前對破口與危險通報反應不足,導致原可預防的災害擴大。他並把本次三百億元新台幣災後重建條例與過去丹納斯颱風六百億元特別條例相比,指出當年雲嘉南地區受災戶數更多,卻能獲得約四分之一比例的直接補助,馬太鞍溪災民僅約6%落差明顯。他強調,不論是在雲嘉南或花蓮,都是台灣的人民,政府補助標準不應因地區不同而出現這麼大的差距,要求行政院說明依據並重新檢視相關設計。 行政院長卓榮泰18日赴立法院報告”中央政府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預算案”編製經過並備詢。 傅崐萁質詢時表示,災情發生之前,地方村長與居民持續反映河道破口與潛在危險,主管機關也曾到場會勘,卻遲遲未見補強工程上路,最後在強降雨下釀成災害。他認為,這不是完全無法預期的天災,而是過程中若能及早採取作為,就有機會避免擴大傷亡。 針對河川整治,傅崐萁要求行政部門以明確答案回應馬太鞍溪是否有持續疏濬,而不是只以工程名目或整體規畫概括帶過。他指出,自己過去未見完整疏濬紀錄,從實際災後情況也難以判斷成效,因此希望水利單位提出清楚數據與年度資料,讓外界瞭解中央在這段時間究竟做了多少實際工作。 在災後補助部分,傅崐萁把馬太鞍溪重建條例與丹納斯颱風特別條例作對照。他指出,丹納斯當年編列六百億元,其中用於直接救助受災民眾的金額約占四分之一;這次馬太鞍溪災後重建條例總額三百億元,直接補助災民的部分僅約十八億多元,占比約6%,比例差距相當明顯。他質疑,兩起都是重大災害,若從災民重建角度出發,很難向地方說明為何補助比例如此不同。 傅崐萁接著表示,不管是在雲嘉南,還是在花蓮,受災者都是台灣的人民,政府在災後補助上的標準不應因區域不同而拉出過大的落差。他強調,重建條例中的資源分配必須兼顧公平與同理心,不能讓災民感受到對待上有差別。 ![]() 對於這番質疑,卓榮泰回應表示,傅崐萁應該瞭解目前的整體狀況。他說明,第一,馬太鞍溪這次災後仍有約十四億元善款可運用;第二,丹納斯颱風在雲嘉南地區受災民眾約六萬戶,馬太鞍溪這次受災戶數約三千戶,兩者規模有所不同,政府在設計補助與經費分配時必須一併考量。他並表示,相關補助也已隨實際需求做一定調整。 傅崐萁最後重申,災後重建與補助設計應回到災民的生活感受,不論地區高低、戶數多寡,在原則上都應維持一貫標準與同理心對待。他表示,若行政院版本仍無法在比例與標準上回應社會期待,“立法院”在後續審查中會再依實際情況提出調整。(中評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