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由國立政治大學教育部實驗教育推動中心主辦、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指導的「實驗教育新手村」活動,於 2025 年 11 月 14 日至 16 日在宜蘭縣東澳國小正式舉行。活動原定今夏辦理,因颱風影響順延至秋季,惟此次補辦仍吸引 60 位教育工作者參與三天的浸潤式課程。

▲60名來自全台各地對實驗教育有興趣之學員齊聚東澳國小。(圖/主辦單位提供)
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表示,本屆活動以「場域浸潤、在地連結、師資量能提升」為核心精神,透過密集技能選修課、真人圖書館、教師生命對話等安排,使參與者能以「學生視角」重新體驗實驗教育的教與學,並深入理解現場脈動。
在「真人圖書館」分享中,計畫主持人鄭同僚教授談及實驗教育學生的學習特質。他指出,孩子的好奇心是學習的起點,只要願意探索,對話與提問便能引導其形成學習議題,而生活周遭也將成為最佳教材。他強調:「好奇心是自主學習最重要的動力。」

▲課程每日以晨圈及夕圈,凝聚班級對話與氛圍。(圖/主辦單位提供)
東澳國小校長鄔誠民則介紹校內以泰雅族文化為基底的課程發展,分享家屋建置與 Gaga 精神如何融入學校教育。他表示,學校以「成為真正的泰雅人」為願景,期望透過文化實作重建孩子的文化認同與自我連結。
本次活動規畫多元課程,包括「Know, Try and Do 獵人上菜啦!泰雅創意料理」、「你所知道與不知道的大樹」、「耶拿世界導向」、「教育戲劇與遊戲」等選修軌,同時搭配晨圈、夕圈與「冒險計畫博覽會」串接學習成果,鼓勵學員將對話與想像化為實際行動。此外,活動亦安排特殊學習需求相關對談,以回應實驗教育在特教領域的實務挑戰。

▲選修課程「你所知道與不知道的大樹」,參與學員實際體驗東澳國小攀樹課程。(圖/主辦單位提供)
實驗教育推動中心指出,東澳部落的場域特色使學員在短時間內深刻感受「最好的教材就在身邊」。儘管活動因颱風延後,但多數學員認為,此次補辦反促使參與者之間的連結更加緊密。中心表示,未來將持續以「新手村」為基礎,建構支持實驗教育的生態系,期待透過成熟場域的示範,協助更多教育工作者將經驗帶回日常教學,成為推動實驗教育的重要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