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2025亞太慢食年會 縣長饒慶鈴率隊推廣臺東慢食精神
臺東原民照護、文化傳承與健康促進 3,000人展現卓越生命力
鍾欣凌領軍星廚之戰 黃偉晉從料理小白變主廚神隊友 胡宇威最適合進廚房的男人
鄭麗文喊話黃國昌:未來合作全方位、無死角
以行動顧台灣 主席高峰會談/黃國昌:藍白願意為台灣共同合作
02.Banner_工作區域 1-F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邱議瑩主張「軍校跨校雙學位制」 拓展國軍退役轉業空間
合作媒體

邱議瑩主張「軍校跨校雙學位制」 拓展國軍退役轉業空間

屏東時報
屏東時報
Published: 2025/11/19
Share
9 Min Read
邱議瑩主張「軍校跨校雙學位制」 拓展國軍退役轉業空間
邱議瑩主張「軍校跨校雙學位制」 拓展國軍退役轉業空間
分享文章

【記者蘇莉湘 / 高雄報導】 民進黨高雄市長初選候選人邱議瑩,今(18)日舉辦第五場政策發表會「文教高雄」,聚焦多項文化及教育原創政策,表示若當選市長,將推動軍校跨校雙學位制,讓官校學生可修習高雄在地大學學分,符合資格可同時獲得軍校與大學學位,日後服役期滿,在開拓第二事業時有更多機會。

邱議瑩表示,念一間學校,拿兩間學校的學位,在高等教育界已經有許多案例,例如高雄中山大學和世界前一百名的比利時魯汶大學合作雙聯學制,學生通過博士論文審查,可同時取得中山政治所博士與魯汶社會科學博士學位,未來將推動海軍、陸軍、空軍官校與高雄在地大學合作,讓國軍將士在求學階段時能獲得更多專業的培訓,多一個學位,未來多一個更好的機會。

邱議瑩並主張「雙語普拉斯」,說明在母語及外語的雙語教學基礎上,結合AI及程式語言教育,讓孩子從小能夠用世界的語言,說自己的故事,與國際接軌,成為國際級人才;透過學校與社團課程,讓高雄的下一代熟悉母語、理解外語、會用程式語言,從小開始贏。

邱議瑩也強調,在升偏鄉數位教育基礎設施,例如班班大螢幕、平板的同時,必須同步培育學子的AI素養,AI雖然能夠大幅增進工作效率及發揮創意,但充斥許多錯假資訊,尤其是暴力與不當內容,透過AI素養的培育,讓學子們從小學習辨別AI真偽、理解AI倫理規範,懂得用正規方式善用AI工具,而不是被AI誤導。

邱議瑩指出,一座城市的產業需要均衡發展,當學子進入到國高中階段,一方面將擴大學校與高雄在地大學和台積電等高科技產業合作,透過社團或專題課程,提前認識業界實務、發掘自身興趣,並對接半導體企業實習機會;另一方面也將啟動「技職人才循環引擎計畫」,以台鋼科大為例,打造打造結合高等教育、技職專業、傳統產業的合作模式,並透過與企業共同補助實習薪資,提高企業產學合作誘因,讓學生及早進入實務現場,實現畢業即就業。

關於高雄已有成果的電競與體感科技等產業,邱議瑩說,將透過電競人才培訓計劃,協助體感科技與教育、國防訓練、民防訓練等各層面合作,結合市府、國軍與民間資源,進一步推廣相關產業發展、培育人才與強化城市韌性。

身為客家人的邱議瑩,對於母語與族群文化的推廣尤其重視,表示台灣閩南、台灣客家與台灣原住民族,在高雄這塊土地留下許多精彩的故事,並以自己爭取客委會與紙風車劇團合作的客家親子劇「燈怪」到高雄演出為例,將擴大鼓勵各族群推動文字書寫、詩歌展演或影視表現,讓高雄的本土故事更精彩、本土文化更為人所知。

近年來,高雄與多國駐台機構合作舉辦生活節,成效十分良好,邱議瑩說,全球還有許多國家與文化,其中不乏與台灣有歷史連結,例如波蘭,都值得更進一步交流,將擴大舉辦各國生活節,讓高雄走入國際,也讓世界看見高雄。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Article 有海巡在漁民可以安心國家也更有力量 管碧玲迎接「巡護八號」凱旋,感謝海巡守護海上漁民! 有海巡在漁民可以安心國家也更有力量 管碧玲迎接「巡護八號」凱旋,感謝海巡守護海上漁民!
Next Article 中鋼攜手金屬中心 共同舉辦第35屆臺日技術研討會 中鋼攜手金屬中心 共同舉辦第35屆臺日技術研討會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