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1 13:10:39文/品觀點綜合編輯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論述持續在中日兩國間掀起外交震盪。中國政府自11月14日起建議國民避免赴日旅遊,此舉立即引發連鎖效應,中國航空、南方航空、東方航空等航空公司宣布原訂前往日本的航班可免費取消或更改,截至18日機票訂單總量已減少54.3萬張。多家中國旅行社出現團體旅遊整團撤銷的情形,中國國營郵輪「愛達地中海號」原定20日靠泊沖繩縣宮古島平良港,卻在最後一刻通知乘客無法下船。
這波退訂潮的影響已經在日本各地觀光景點顯現。日本網民「みちゅる@金たま」19日在社群平台X上傳照片,顯示東京池袋車站西口廣場在下午2時46分呈現空蕩景象,與過往人潮洶湧的情景形成強烈對比。該貼文迅速累積超過434萬次瀏覽,原PO特別附上相簿截圖證明照片並非AI生成。
網民紛紛回報各地觀察,表示石垣島幾乎看不到中國遊客,京都街道人潮明顯減少,電車不再擁擠,鎌倉遊客數量下降,大阪關西機場的中國旅客身影稀少。池袋因聚集大量中國餐廳與商店,被稱為新興「新唐人街」,如今人潮銳減讓部分日本民眾表示「終於恢復安靜舒適」、「這就是高市效應」。
根據日本觀光局統計,今年10月訪日中國旅客達71萬5700人,為所有外國旅客中的第二大來源。野村綜合研究所推估,若中國旅客減幅重演2012年釣魚台事件規模,日本觀光消費額可能減少1兆7900億日圓,相當於新台幣3600億元。
日本經濟安全保障大臣小野田紀美表示,中國實施經濟制裁不僅影響供應鏈,觀光也可能成為風險,應思考如何降低風險並推動經濟。觀光業界則傳出擔憂,認為並非每個地方都承受得起遊客流失的衝擊,過去中國遊客消費實力強,人潮持續減少將對零售、住宿、餐飲帶來直接影響。部分分析認為,此次事件凸顯日本觀光產業長年過度倚賴中國客源的結構性問題,或許是重新調整市場、增加其他國家遊客比例的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