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新港奉天宮「跑出金虎爺」 全國路跑賽熱烈開跑
梅山親子公園完工 在地「老幼共融」休閒好去處
秉秝生醫以人類真皮乳突幹細胞ExtraSecretome獲國際化妝品成分(INCI)認證
南投縣國際身心障礙者日宣導活動 九族文化村登場
鄭麗文雲林口湖故鄉行 透露雲林縣長參選人選:大家“安”啦!
02.Banner_工作區域 1-F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AI 時代的能源新局 台灣新創團隊切入能源的轉型現場
合作媒體

AI 時代的能源新局 台灣新創團隊切入能源的轉型現場

焦點時報
焦點時報
Published: 2025/11/23
Share
9 Min Read
AI 時代的能源新局 台灣新創團隊切入能源的轉型現場
AI 時代的能源新局 台灣新創團隊切入能源的轉型現場
分享文章

AI 時代的能源新局 台灣新創團隊切入能源的轉型現場
▲詹博安在竹南電廠現場照。Esun Info Tech 共同創辦人詹博安與核心設備合影。這座 1MW 生質能電廠將成為台灣少見由新創團隊打造的 AI-ready 基載能源模組。(圖/依上資訊科技提供)

【焦點時報/記者羅大元報導】由新創團隊創立的依上資訊科技(Esun InfoTech),以機器學習演算法、電網優化模型,以及自建的 1MW 生質能電廠為核心,打造台灣少見由年輕世代主導的綠能基礎建設。他們的目標不是蓋一座電廠,而是建立一種能快速複製、能擴張,並能支援 AI 時代能源需求的下一代能源系統。這座位於竹南的生質能電廠預計於 2026 年上線,具備 AIoT 即時監測與自動排程能力,是依上首次將「AI」真正與「能源硬體」深度結合的實驗。對共同創辦人詹博安而言,這不只是能源專案,而是回應全球競爭趨勢的必要行動。


▲圖/依上資訊科技提供。

依上資訊科技共同創辦人詹博安表示,「AI是地球上最耗能的產業之一,我們不能只談算力,而不看能源;若沒有可控能源基載,我們AI夢想都只是幻覺。」來自半導體與金融研究背景的他,在進行多次長期成本推演後發現,台灣能源最大的問題不是缺乏綠能,而是能源資訊分散、風險難以量化,與缺乏支援資料中心與高階製造所需的穩定模式,這個洞察成為依上創業的核心動力。

依上科技因此採用圖卷積網路(GCN),將土地條件、電網容量、變電所負載與需求中心整合成可運算的能源圖網絡。這些模型讓「哪裡適合投資綠能?」「哪些地點能承載 AI 與製造業負載?」這些過去只能靠經驗判斷的問題第一次能被科學回答。

依上資訊科技團隊進一步說明,同時導入 多變量時間序列模型 × IoT × EMS(能源管理系統),讓電廠能依據燃料熱值波動、設備狀態與市場價格自動調整排程,透過演算法維持 24 小時穩定運轉。這些能力也意味著,小型綠能電廠第一次具備「支援 AI 與工業負載」的技術條件。

在硬體端,竹南 1MW 生質能電廠採用 內迴圈流化床技術,能以低污染、高效率處理農林剩餘物,補足太陽能與風電在夜間與天候不穩定時的缺口。這樣的可控基載讓地方能源不再「看天吃飯」,而能被精準管理。

依上科技的模式不是傳統能源公司,也不是純軟體新創,而是把資料科學、分散式基礎建設、城市能源治理,三者結合成一個新的綠能創業模板。詹博安說「小型綠電不是弱勢,而是 AI 時代最關鍵的基礎建設。只要提高可預測性,小型電廠就不再是設備,而是城市能快速複製的能源能力。」

對這群 20 多歲的創業者來說,挑戰能源並不是賭注,而是他們參與塑造未來最直接、也最重要的方式。詹博安相信,能源的下一步並不是追求更大的裝置容量,而是打造一種城市能自己掌握、能支援算力需求、並能以 AI 驅動的「模組化能源能力」。

Previous Article 「第七屆桃市府青年諮詢委員」公開遴選 即日起至12月底受理報名 「第七屆桃市府青年諮詢委員」公開遴選 即日起至12月底受理報名
Next Article 看不見卻被看見!獅子會300D1視障關懷行動募款突破140萬元 看不見卻被看見!獅子會300D1視障關懷行動募款突破140萬元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