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4 10:00:49文/QuickseeK快析輿情數據庫
立法院於14日三讀通過「環境影響評估法」修正草案,針對光電板的環評與設置標準全面加嚴,此決議引發光電業者強烈反彈,各大環保團體亦相繼表達反對意見。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觀察發現,網友普遍支持提高環評門檻,但對環保團體的觀感卻明顯轉趨負面,不僅質疑其立場與初衷背離,更批評其可能向政治或產業利益靠攏,甚至出現「綠營側翼」等指稱。

網路討論顯示,光電環評修法議題自11月14日起迅速升溫。當天立法院進行朝野協商,六大環團隨即發出緊急聲明,警告禁建與加嚴可能「矯枉過正」,帶動聲量達2,603則。隔日(11月15日),討論熱度持續攀升,環團反對立場引發部分網友質疑其動機,認為可能涉及利益考量。名醫蘇一峰更批評環團護航光電業者,直呼「世界奇觀」,當日聲量飆升至10,769則。11月17日,有媒體報導光電業者「喊關門或出走」,強調不願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消息再度引發討論,網友多以嘲諷語氣回應「慢走不送」,再使當日討論聲量升至7,759則。

從熱門網路留言內容觀察,本次環評修法加嚴的討論中,輿論焦點明顯集中於對環團的不滿。近五成(46.4%)留言「認為環團反環評可笑」,認為身為環境監督者卻反對加嚴標準,已偏離其設立宗旨;另有25.5%「直指環團為綠營側翼」,批評其在政策議題上的立場傾向執政黨,未能保持獨立性。15.5%「諷刺環團有利益掛勾」,質疑環團背後也存在利益結構,暗示其立場恐受到非環境因素牽動。
此外,4.9%留言「諷刺環團不演了」,以揶揄語氣指稱環團過去以捍衛環境為名,如今因利益考量露出真實立場。另有3.8%「諷刺光電業者不敢出走」,多以反諷方式嘲笑光電業者的出走言論。然而,也有4%聲量抱持不同看法,「認為藍白修法拖垮產業」,主張反對聲浪與政策加嚴背後另有政治意圖,認為修法可能被當作攻擊執政黨的手段。
綜合輿情可見,本次環評加嚴修法引爆的討論,高度集中於對環保團體的檢視與質疑。環團在議題中的反對立場成為主要攻防點,大量留言帶有批判與諷刺語氣,質疑其政治傾向、立場轉向或可能涉及利益因素。整體而言,民眾對「加嚴環評」的支持並非單純聚焦政策本身,而是透過對環團角色與動機的重新審視,形成對政策與利益關係的整體解讀,並進一步左右本次輿論的主流風向,後續環評修法正式上路後,是否會再次引發討論波動,值得持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