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下一個十年,看東協。索引新聞《東協商情》每日為您嚴選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 最關鍵的財經頭條,從政府政策、產業版圖到投資布局,一次看懂。讓您在趨勢起漲前就掌握關鍵資訊,領先市場鎖定下一個成長據點。
【索引新聞|記者劉品萱 馬來西亞訊】
走進雪蘭莪州(Selangor)的物流集散地,運輸業者的眉頭並沒有因為官方公布的「溫和通膨數據」而鬆開。馬來西亞統計局(DOSM)最新數據顯示,10 月通膨率維持在 1.9%,看似風平浪靜。然而,對於在現場調度車隊的台商而言,真正的焦慮不在過去的數據,而在於即將到來的 RON95 汽油補貼合理化 與 2025 年最低薪資調漲。這是一場「暴風雨前的寧靜」,企業主正利用這段穩定期重新精算明年的營運成本。
數據躺平,餐飲卻在漲

☑ 通膨率 1.9% 維持平穩
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DOSM)11 月 22 日發布的數據,10 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 1.9%,與 9 月持平。這低於越南(2.9%)與菲律賓(2.3%),顯示大馬央行的貨幣政策與補貼機制暫時奏效,整體物價處於「可控」範圍。
☑ 餐飲與個人護理是推手
魔鬼藏在細節裡。雖然整體數據漂亮,但「食品與飲料」上漲 2.3%,「個人護理與其他服務」更跳漲 3.4%。這意味著基層勞工的生活成本仍在增加,這股壓力遲早會轉嫁到明年的薪資談判桌上。
☑ 柴油效應已鈍化,接下來看汽油
值得注意的是,交通類通膨放緩至 0.7%(9 月為 1.1%),顯示 6 月實施的「針對性柴油補貼」衝擊已逐漸被市場吸收。這給了政府信心,預計將在 2025 年中對更敏感的 RON95 汽油動刀。
不要被 1.9% 騙了

☑ 製造業廠長:預算表裡的「明年隱憂」
許多傳產台商第一時間的反應是:「既然通膨低,明年報價是不是很難漲?」事實上,台商圈內正緊盯 2025 年 2 月生效的最低薪資調漲(RM1,700)。現在的低通膨數據,反而可能讓客戶忽略了明年「薪資+油價」雙重夾擊的潛在漲幅,建議台商現在就要開始與客戶溝通「成本轉嫁機制」。
☑ 餐飲零售業:這波「體感通膨」不一樣
雖然 CPI 數據溫和,但當地消費者的「體感通膨」主要來自外食。經營連鎖餐飲的台商需注意,若明年 RON95 補貼一撤,中產階級的可支配所得將瞬間縮水,屆時「高價位消費」恐首當其衝。現在是調整菜單結構、增加「高 CP 值」選項的防禦時刻。
☑ 接下來幾季:你會看到「預防性漲價」嗎?
在 RON95 補貼政策細節出爐前(預計 2025 年中),市場將處於觀望期。台商需留意供應鏈是否會出現「預防性漲價」?建議在年底前鎖定關鍵原物料的長約價格,避開明年政策落地時的波動風險。
參考資料
☑ 《Malaysia’s inflation stays at 1.9% in October 2024》,2024-11-22,The Edge Malaysia
☑ 《Malaysia’s inflation rate rises to 1.9% in October》,2024-11-22,The Star
☑ 《Consumer Price Index, October 2024》,2024-11-22,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DOSM)
專家見解:低通膨時代的「財務防禦術」

東協商會|理事長黃振綱
☑ 為什麼我不該對「通膨穩定」感到樂觀?
很多台商看到 1.9% 覺得鬆了一口氣,但在我看來,這是「政策壓制」的結果,而非市場自然機制。馬來西亞政府透過高額補貼吸收了能源成本。這就像水庫擋水,一旦明年為了縮減財政赤字而「洩洪」(削減 RON95 補貼),通膨反彈的力道會很直接。現在的 1.9% 是給你時間去「優化物流效率」和「導入自動化」的最後窗口,而不是讓你安逸的理由。
☑ 台商現在該怎麼做財務規劃?
實務上,我建議台商老闆做兩件事:第一,將「物流成本」從管銷費用中獨立出來監控,因為明年這塊變動最大;第二,審視你的供應商名單,那些高度依賴「廉價汽油配送」的小型供應商,明年倒閉或違約的風險最高。現在多找一兩家備用供應商(Second Source),是必要的避險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