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市長上任三周年以來,市府自112年起陸續推出「都更八箭」政策,成功引領臺北市邁入大都更時代。市府積極推動民辦及公辦都更,以「提供獎勵」、「公私協力」、「加速審議」等面向策略積極推動臺北市的都市更新。
都市更新處說,相較過去八年,近三年年均報核案件數倍增,占六都總和近6成,居全國之冠;且透過公私協力,引入民間資金投入近1,000億元,全面加速老舊社區更新重建,持續發揮效益。另「電梯加碼辦」自112年推動迄今,受理電梯增設補助申請78案,占歷年總申請案量(153件)5成以上,都市更新成果有感可見。

除以重建方式進行都市更新外,為因應高齡化時代來臨,都更8箭中「電梯加碼辦」的整維政策,將補助金額提高至300萬元,推動加碼迄今,共受理78件申請案,其中本(114)年度申請案高達50件,創歷年新高。為進一步減輕民眾資金壓力,市府今年起調整補助機制,納入「分期請領補助款」措施,民眾可選擇於施工階段先行請領最高50%補助款,或於完工後一次請領全額補助,提供更彈性、友善之財務安排,有效降低民眾財務負擔。大型住宅社區增設電梯漸成風氣,越來越多住戶主動參與推動。以信義富台及永春富台社區為例,居民在熱心住戶及管委會的帶領下,歷經一年多的挨家拜訪與協調,成功凝聚共識,目前已核准14案(共140戶),未來預計再新增7案,展現市民自發參與、共創無障礙宜居環境的城市力量。

在蔣市長帶領的台北隊三周年以來,都市更新遍地開花結果,已由單點成線至面狀區域發展,如西區台北車站一帶歷史悠久且發展較早,近年市府大力推動都市更新,已促成公私開發案件齊發,大同區年均報核量高達過去8年的3.3倍,正逐步形塑臺北門戶嶄新面貌;在東區南港產專區一帶,過去以「家庭即工廠」的傳統工業型態為主,近年透過都市更新轉型為現代化創新產業基地,南港區累計都更案件面積高達45公頃,成功展現「黑鄉變潮城」的區域發展潛力;老舊城區都更案件亦大幅成長,其中萬華區近年均報核量亦為過去8年的2倍,顯現都更動能持續升溫。另受市府TOD政策推動,中山區捷運場站周邊更新加速,危老與都更核准量均為全市最多。展現臺北市東西軸帶、新舊市區同步發展、更新成果全面開花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