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竹塘國中曉陽館重建工程動土 投入約1億600萬 打造多功能活動據點
會議開啟好心情 溪湖地政團隊凝聚滿滿正能量!
約聘年資為何一換機關就歸零? 「台灣公務革新力量聯盟」發出警訊!
海洋城市新風貌 基隆公廁化身城市美學新地標
台中攜手永豐建智慧防詐網 AI金流風險控管成焦點
02.Banner_工作區域 1-F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約聘年資為何一換機關就歸零? 「台灣公務革新力量聯盟」發出警訊!
地方

約聘年資為何一換機關就歸零? 「台灣公務革新力量聯盟」發出警訊!

游 宏琦
游 宏琦
Published: 2025/11/25
Share
20 Min Read
約聘年資為何一換機關就歸零? 「台灣公務革新力量聯盟」發出警訊!
分享文章

台灣公務革新力量聯盟連發二文,點出約聘僱年資認定迷霧:年資不是特權,而是公部門能否留住人才、維持專業的關鍵制度

【墨新聞/記者 游宏琦 專題報導】

在台灣各級政府機關裡,寫計畫、跑業務、處理採購、接電話、扛專案的,不一定是正式編制公務員,往往是「約聘、約僱、約用」人員。但當這群人跨機關流動時,多年打拼累積的年資卻經常「歸零重算」,形同從頭來過。

公務改革倡議團體「台灣公務革新力量聯盟」近日在臉書連續發表兩篇文章,正面點名這個長年存在的黑箱:

  • 第一篇〈告別「制度地縛靈」 約聘僱人員年資不該因換機關就歸零〉
    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9xwziUDq5/?mibextid=wwXIfr
  • 第二篇〈年資與特權無關,是制度能否留住人才的試金石〉
    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FWqgeXYbz/?mibextid=wwXIfr

兩篇文章從不同角度指向同一個核心問題:

約聘僱年資究竟要不要被承認?是特權,還是維持行政專業與留才的必要機制?

兩篇文章在說什麼?——從「地縛靈」到「試金石」

台灣公務革新力量聯盟/翻攝於聯盟臉書

第一篇:年資歸零,約聘僱成了體制裡的「制度地縛靈」

在〈告別「制度地縛靈」〉一文中,聯盟把鏡頭對準政府機關的辦公桌格子間:

  • 約聘、約僱、約用人員在中央部會與地方機關,承擔大量基層與中層行政工作,卻多被歸類為「非編制內人員」。
  • 他們與代理教師的處境高度重疊:長期負責穩定工作、卻在身分轉換或跨機關異動時,年資一刀切斷、重新計算。
  • 文中引用憲法法庭在代理教師年資案中的平等原則,主張只要資格相當、工作內容接近,單純以契約形式差異,造成難以合理解釋的待遇落差,便不符憲法精神。
台灣公務革新力量聯盟/翻攝於聯盟臉書

文章形容,這些人明明撐起大型計畫、跨部門協調與長期行政流程,卻因聘任形式被視為「可替換的耗材」,在年資累積、轉任公職敘薪上形同沒有存在過,成為機關裡被困住的「制度地縛靈」。

第二篇:年資不是特權,而是制度是否留住人才的「試金石」

在後續的〈年資與特權無關,是制度能否留住人才的試金石〉一文,聯盟針對外界質疑「年資提敘等於替萬年約聘、關係戶護航」做出回應:

  • 文中強調,年資保障的目的在於讓人才可以合理流動與成長,不是替不適任人員搭避風港。
  • 若把任用亂象與年資保障混為一談,真正透過公開程序進入體系、在基層累積實力的契約人員,反而會被制度推出門外。
  • 文章直言:「制度越是壓低流動誘因,越是阻斷累積與進步,最後留下的往往不是最有能力的人。」

文中再度以代理教師改革為例:

當有經驗的代理教師長期得不到合理待遇保障,最先選擇離開的是優秀者,最後反而得用不具資格者補洞;這不只是權益問題,也是教學品質、公共服務品質的警訊。聯盟提醒,行政體系的契約人力正在走上同一條路——如果年資無法累積、無法被承認,政府終究要付出更高的人才流失成本。

年資爭議背後:制度錯置,而非人才要求過高

從兩篇文章可以看出,聯盟試圖把焦點從「年資是不是福利太好」拉回到一個更根本的問題:

現在的制度,究竟是在擋住關係戶,還是在趕走願意留下來的專業人才?

一方面,公部門確實存在關係進用、低效人力的問題,正式公務員的不滿並非空穴來風;

但另一方面,如果將所有亂象都算在「年資保障」頭上,就好比把發燒怪罪溫度計——真正該被檢討的,其實是任用與考核制度,而非「讓經驗被累積」這件事本身。

無意流動的關係戶,即便沒有任何年資保障,多半也不會主動離開;

真正會受「年資歸零」影響而裹足不前、甚至黯然離去的,是那些原本有能力、有心願意在體系裡長期投入的人。

代理教師案:提供平等原則框架,也敲響行政體系的警鐘

代理教師的年資案之所以重要,不只在於「勝訴」,而在於憲法法庭建立了這樣一個思考框架:

  1. 先看工作內容與資格是否相近;
  2. 再看差別待遇是否有充分理由、是否過度;
  3. 若只是以身分、契約形式作為區分,而造成顯著不合理落差,就可能違反憲法上的平等原則。

聯盟主張,行政機關裡許多約聘僱人員的工作,早已不再是「臨時補位」,而是行政骨幹的一部分;如果在這樣的前提下,跨機關異動仍被視為「重新開始」,不僅與憲法精神有距離,也與留才現實嚴重脫節。

不只是公平問題,更是公共服務能不能運轉下去

從人力結構來看,台灣行政體系正在面臨幾個同時發生的風險:

  • 高齡化與退休潮讓正式編制人力逐年吃緊;
  • 新業務、新計畫卻不斷增加,對行政專業與即戰力的要求愈來愈高;
  • 約聘僱人員成為「快速補位」的主要來源,卻無對應的年資保障與職涯制度。

在這樣的情況下,若制度持續讓「跨機關=歸零」,

最先抽身的,很可能就是那些最熟悉流程、最具彈性調度能力的契約人力。

聯盟提醒:

「保障人才需要成本,但人才流失的代價更沉重。」

《年資不是獎品,更不是聖上與主子的恩典;而是制度對專業的承認》

從「制度地縛靈」到「留才試金石」,兩篇文章共同發出的訊號其實很單純:

  • 制度要對付關係戶,靠的是任用標準與考核機制;
  • 制度要留住人才,靠的則是讓年資得以累積、經驗得以被承認的保障與尊嚴。

代理教師的勝利證明,改革可以同時兼顧法理與現場需求。

下一步,輪到行政機關回答:

在重度依賴契約人力的今天,政府是否願意承認—

公共服務的品質,終究取決於:那些撐起體系運作的人,有沒有理由、也有沒有可能,選擇留下來。

Previous Article 海洋城市新風貌 基隆公廁化身城市美學新地標 海洋城市新風貌 基隆公廁化身城市美學新地標
Next Article 聯電攜手大云於蘇州舉辦「2025聯電永續分享會」 深化供應鏈永續交流 聯電攜手大云於蘇州舉辦「2025聯電永續分享會」 深化供應鏈永續交流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