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明佑/台中報導)高齡人口逐年增加,交通安全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台中市政府積極推動高齡友善交通環境,從工程改善、法規執行及教育宣導等三方面全方位落實人本交通。市長盧秀燕今(26)日主持道安會報,指示交通局研議推動斑馬線寬度改善計劃,盼透過各項交通措施優化,讓行人更安心。

盧市長指出,她注意到台中市的斑馬線有寬度過窄的問題,造成民眾通行時有溢出斑馬線的安全風險,因此,她已責成交通局研議推動斑馬線寬度改善計劃,以降低相關事故風險。交通局表示,為便利行人通行,部分人潮聚集地點如交通場站、商圈等行人穿越需求高的路口將優先評估,視路口道路條件、無障礙空間、車流情況等綜合考量,讓人車有效分流並提供行人安全穿越空間。

此外,社會局今日也以「高齡族群之交通安全多元宣導」為題進行專案報告。社會局指出,為降低交通事故死傷人數,達成高齡友善交通目標,其透過串連台中520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包含舉辦講座與有獎徵答、發行文宣及海報,以及製作早晚安圖,強化高齡族群的道安意識。
社會局副局長廖宗侯表示,在教育宣導方面,配合市府交通局及交通部公路局台中監理所交通安全宣導團,持續深入各社區辦理交通安全宣導活動,涵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及長青學苑。
截至114年10月,已辦理超過136場次宣講,計有4,078人次受益;透過實地互動方式,將最新、最實用的交通安全知識傳遞給長者,強化長者正確用路觀念與提高警覺,培養同理及禮讓態度,攜手打造高齡友善城。
社會局也提醒,年長者視力及反應能力隨年紀增長而相對衰退,外出時請盡量穿著顏色鮮明的衣物或配戴反光物;騎乘機車時應遠離大型車輛,避免進入駕駛視線死角及內輪差區域;行經路口時務必「慢、看、停」,確認有無來車,並於無號誌路口主動停讓,以確保行車安全。
此外,亦鼓勵長者外出時多加利用市府每月補助1,000點的「敬老愛心卡」,可搭乘各類公共運輸工具,不僅可避免風吹日曬雨淋、提升出行便利與安全,更能減少碳排放,落實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