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追加防務預算1.25兆! 鄭麗文:台灣成兵工廠 重提兩國論向台獨邁進 賴清德在玩火 盼懸崖勒馬
國民黨通過縣市長提名辦法 有事先知會白營
賴清德宣布投入1.25兆軍費 AIT:歡迎
王鴻薇嗆軍購延宕太離譜 嚴審1.25兆軍費
臺灣港務公司榮獲2025 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 以透明誠信及永續治理再創佳績
02.Banner_工作區域 1-F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林家同院長於許文融美術館發表在地即未來觀點 林家同博士發表台灣藝術創新的核心與未來方向
合作媒體

林家同院長於許文融美術館發表在地即未來觀點 林家同博士發表台灣藝術創新的核心與未來方向

焦點時報
焦點時報
Published: 2025/11/26
Share
17 Min Read
林家同院長於許文融美術館發表在地即未來觀點  林家同博士發表台灣藝術創新的核心與未來方向
林家同院長於許文融美術館發表在地即未來觀點 林家同博士發表台灣藝術創新的核心與未來方向
分享文章

林家同院長於許文融美術館發表在地即未來觀點  林家同博士發表台灣藝術創新的核心與未來方向

(焦點時報/總社長孫崇文、記者鄒志中報導)     由苗栗縣政府指導、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聯合主辦的「北台灣八縣市共同藝術巡迴聯展」2025年11月26日上午於苗栗文化觀光局盛大舉辦開幕記者會。此次聯展由台北市文化局、新北市文化局、基隆市文化局、桃園市文化局、新竹縣文化局、新竹市文化局等文化局共同協辦,匯集北台灣縣市文化主管機關首長、民意代表、藝術協會、文化藝術學者與多位知名藝術家,場面盛大,被譽為北台灣年度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藝術盛典,象徵北台灣難得一見的大規模藝術文化聯合行動。

本屆聯展與論壇以「藝術未來:明日之所」為主題,強調「在地創作與當代藝術開拓明日之門」的核心精神,展現跨縣市文化交流的前瞻性與實驗性。下午論壇於苗栗縣三義鄉許文融美術館接續登場,由策展人余佳穎主持,邀請許文融教授為引言人分享美術館的起源與未來願景;並由中華霧峰林家宮保第國藝術中心總會創會總院長、財團法人台灣家同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林家同博士擔任特別藝術未來座談分享,以及另兩位藝術家邱連恭、吳耀庭共同參與座談。林院長在論壇中發表深具時代意義的「在地即未來」藝術觀,獲得與會藝術家一致的肯定,被視為台灣新美學走向國際的新方向。

左二:中華霧峰林家宮保第國藝術中心總會創會總院長林家同、左一:許文融美術館 創辦人許文融、右一:藝術家、右二:藝術家吳耀庭

在地即未來:從根基重新理解當代藝術的起點

林家同博士在論壇開場便提出關鍵問題:「為什麼當代藝術一定要回到『在地』?」他指出,在全球化加速藝術語彙流動的時代,文化容易被稀釋;唯有回到土地、生活與文化脈絡,藝術才能找回真正能量來源,是「價值與思想的回歸」,而非題材的使用。

林院長指出:「在地文化是藝術創作者的根基,它讓作品具有不可取代的生命性。」他舉例廟宇文化、客家符碼、原住民圖騰、語言文字、地方工藝、山林與海岸象徵、東方書法經文、人文風氣等,皆非傳統複製,而是可以轉化成新的當代視覺語言。

以創作示範「在地」如何成為國際語彙

林家同以自身「東方藏易」藝術創作為例,說明如何以五行易經、書法、氣運、生命樂章、藏氣主義與情感結構等在地元素為根源,孕育出獨特的未來性、且深具東方哲學創作語彙,使收藏家願意等待與青睞。

他亦以許文融教授的美術館與作品為例,將書法線條、藥師佛、倫語意象等融入創作與空間,呈現具有本土深度的當代藝術;又以苗栗縣文觀局科長林思伶的創作詞曲作品為例,指出其在地語言、文化情感與客家本土元素所構築的音樂語彙,能成為跨世代流傳的動人作品。同時舉例苗栗版畫首獎陳永欽的在地創作成果與國際名家朱德群的東方冥想光之能量創作呼應「在地創作是國際藝術的入口」之重要觀點。

三大方向:林家同提出台灣未來藝術的關鍵路徑

在主題「在地創作與當代藝術的連結與融合」中,林家同院長提出三項重要方向:

  1. 跨領域媒材的融合:AI、AR、數位影像技術讓藝術脫離素材限制,從水墨、陶藝、木作到科技媒材,進入精神與概念的再創造。
  1. 東方哲學成為新美學核心:易經、五行、氣、象、勢可轉化為新的抽象語言——成為台灣、美學文化的重要寶藏。林院長以其《無限謙宏》《無盡藏》《雲脈》《明極》《明瞳》等水墨抽象作品為例。獲多位藝術評論家一致認為已成功建立具國際辨識度的東方視覺語彙。
  1. 建立台灣自己的藝術「敘事論述」:藝術史不再只能依循西方觀點,而需從島嶼文化出發,形成屬於台灣的在地藝術史、當代語言與國際美學平台。

藝術與城市:文化如何成為城市新動能

林博士也指出藝術與城市發展的深刻關聯:以邱連恭、吳耀庭的作品為例,延伸至城市文化能量,強調城市需要以藝術形塑國際名片,如苗栗沙雕、公共藝術、城市藝術季、街區美學等,打造文化標誌。

林家同院長引用苗栗縣長鍾東錦:「藝術是城市的人文生活調味劑,讓城市人文生活更具有色香味俱全的樣貌與感動力。」又引用苗栗縣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八縣市藝術家的文化交流是藝術家欣賞者以及策展人的火花激盪,也是人文的記憶,人與人的對話,此次參與其中希望可以開創欣賞者的明日之所。必將激發新的藝術火花。」林院長並指出社區藝術、地方美術館策展、文化科技、觀光與文創的跨域合作,正為城市帶來新的文化經濟。

跨越國際的藝術哲思:林家同以名家觀點深化論壇

林院長座談中充滿藝術語𢑥,引用奈良美智、草間彌生、趙無極、高媛《12個月亮》..等作品,並連結徐渭「山人寫竹略形似,只取葉底蕭蕭意」、法國塞尚保羅「你所要知道的繪畫真理,我會在畫作裡告訴你」、畢卡索的名言「我不是畫我所看到的,我是畫我所知道的」…來說明創作不是在複製,而是全新的詮釋與創意的融合。

他亦引用金剛經與楞嚴經:「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帶領聽眾進入跨越東西方的藝術哲學思辨,令在場觀眾深受啟發。也以苗栗沙雕藝術節為例,說明藝術即是城市記憶與文化辨識度的重要構成。

最後,林家同院長以「從在地創作走向世界,是台灣藝術的未來」作結尾,提出四項台灣未來藝術精神:1.  以在地為根,向世界發聲。2.從傳統創造當代語彙,而非複製傳統。3.  讓藝術融入生活,使文化與城市連結。4.    跨領域合作,開創前瞻性的文化創新。

林院長強調:「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地方生活與東方思想,將成為台灣走向國際的重要文化基因。」論壇最終在熱烈掌聲中圓滿落幕,不僅深化北台灣文化合作,也為台灣藝術的在地化、國際化與未來化奠定具體方向。

Previous Article 彰化青創補助已協助136位青年做頭家 十大伴手禮「山寄製菓所」成果發表 彰化青創補助已協助136位青年做頭家 十大伴手禮「山寄製菓所」成果發表
Next Article 彰藝高中棒球隊勇闖黑豹旗八強賽 一起為彰化小將加油 彰藝高中棒球隊勇闖黑豹旗八強賽 一起為彰化小將加油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