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於荷蘭、但實際由中國聞泰科技(Wingtech)持有的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近日陷入歐中經貿爭端風暴核心。根據《路透》報導,安世半導體荷蘭總部週四罕見發布聲明,呼籲旗下中國子公司恢復溝通與合作,盡快恢復正常生產流程,以避免全球汽車與電子產業鏈出現衝擊。
安世半導體在公開信中指出,自今年9月30日荷蘭政府基於國安考量出手接管公司歐洲業務後,曾多次試圖透過電話、電子郵件與會議邀請與中國子公司對話,但始終未獲得實質回應。安世半導體強調:「我們多次以正式與非正式方式主動聯繫中國業務團隊,但遺憾的是迄今尚未收到有意義的回應。」
事件起因於荷蘭政府9月底援引《外國直接投資審查法》,宣布基於防止核心技術外流的理由,暫時接管安世半導體在荷蘭的總部與歐洲資產,阻止前任執行長將業務遷往中國。此事引發中國不滿,中國政府隨即於10月4日祭出報復性措施,停止安世半導體中國廠對外出口封裝完成的晶片成品;雖然部分禁令之後獲得緩解,但公司內部裂痕已難以掩蓋。
據悉,安世半導體主要晶圓生產基地設於德國漢堡,之後再運送至中國東莞進行封裝,最終出貨給汽車與電子客戶。此運作模式一旦中斷,將對全球車用半導體供應鏈構成巨大風險,尤其在目前汽車晶片供應仍處緊俏的背景下,恐導致更多汽車製造商面臨停產或減產壓力。
此外,中國子公司已於10月26日宣布「不再接受歐洲總部管理」,形同單方面脫離母公司控制。歐洲總部則表示,中方自拒絕付款後,已停止晶圓供應給中國廠區。
根據最新外交消息,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本週與歐盟貿易執委謝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通話時,已呼籲雙方應透過企業對企業(B2B)模式自行化解紛爭,避免政治升溫干擾實體經濟。
安世半導體強調仍致力於「尋求雙邊務實解決方案」,希望能重啟與中國團隊的技術與商務對話,特別是在當前全球對通用型晶片(如整流器、邏輯閘等)需求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維繫產能穩定關係重大。
這起事件正值中歐貿易緊張升溫之際,歐盟正針對中國電動車補貼展開反傾銷調查、並強化對關鍵技術出口管制。安世半導體案成為西方政府「經濟安全導向」政策的具體案例,也再度突顯地緣政治如何深刻影響高科技供應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