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府大樓,化身復歸舞台,百位更生人用技藝證明「我可以重新開始」
記者/游宏琦 高雄市府大樓 採訪報導
高雄市政府一樓中庭今日湧現熱烈人潮。由 臺灣更生保護會高雄分會主辦的「藝展身手・邁向幸福」更生人技訓成果展正式登場,全國地檢署檢察長、矯正署主管、法務部長皆到場支持,象徵更生保護推動 80 年來的重要里程碑。

展場中,咖啡香、烘焙香、木工敲擊聲與民眾的笑聲交織成一幅城市日常中少見的溫暖風景。而在這些攤位背後,是一群努力「重新開始」的更生人,用手上的技藝向社會說出了同一句話「我還想再試一次。」

法務部長,鄭銘謙致詞;
「更生人不是沒有家,而是擔心回不了家?怎麼回家?」
法務部長在致詞時直指更生復歸的核心問題:
「更生人有沒有接納他的家?重點不是他會不會回家,而是他怎麼回歸、如何賦歸?」
這句話道破更生政策最被忽略的一塊:
更生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接納」的問題。
承辦此次活動的,高雄更生保護會,吳珮莘主任表示:技訓不是結束,而是復歸的起點
根據更生保護會提供的資料,本次技訓成果展匯集全國安置處所學員的努力,包括:
- 咖啡調飲
- 烘焙果乾
- 地方小吃
- 木工手作
- 園藝植栽
- 手工皂
- 食品加工
- 微創業班等成果
這些課程並非短期興趣訓練,而是協助更生人重新站起來的關鍵基礎。
官方統計指出:
- 八成以上學員取得專業證照
- 近六成結訓學員能投入相關工作
這些成果顯示,高雄更保會不僅提供技能,更提供了一條通往未來的路,並讓更生人恢復自信、改善家庭關係、重建社會連結 。
直擊現場:高雄市府大廳成為「復歸教育現場」市府一樓大廳今日人氣爆棚。
洽公民眾、市府人員,人潮湧動
- 有人參與咖啡闖關
- 有人駐足欣賞木工刻字
- 有人品嚐更生人親手烘焙的果乾
- 有人與更生學員開心合照
民眾與更生人之間,短暫但真誠的互動,更生人也在活動中,展現出自信的笑容,這正是更保會最想看見的畫面。

更生人的內在心聲:
「我學會咖啡、烘焙了…但然後呢?」
一位參展的更生學員向記者吐露真心話:
「真的很感謝地檢署、更保會和矯正署讓我學到技術。但我還是會怕…怕找不到工作。」
這句「然後呢?」,是所有更生人心底最深的焦慮。
學會技術是一件事。

是否,能靠這些技能走下去,是另一種挑戰。
《中途之家揭露真相》
復歸不是一天兩天,需要長期陪伴與支持
● 高雄「愛鄰舍」吳明錫牧師:
「不要以為學會咖啡就能獨立,他們需要有人陪著走。」
愛鄰舍,每天有專車接送更生人到合作工廠,有專業的基督教同工,陪同更生人上班、陪同建立穩定作息,直到學員真正能獨立工作。

● 「台南晨曦會」孫煒堯主任(孫牧師);
必須透過協調工地主任,提供就業與宗教支持,穩定更生人的生活與心靈。孫主任表示,很多時候技訓,只是恢復信心的第一步。如何跟「社會」實際工作接軌,還要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 基隆更保會楊鴻濱主任:
提供園藝、雷射打印的技訓,更延伸到創業輔導和貸款,打造完整的「一條龍復歸系統」。這些努力說明了——更生復歸不是「技訓結束」的那一刻,而是技訓結束後的那一步。


墨新聞More-News 觀察,活動結語;
這場成果展不只是展示作品,而是展示一種「努力活下去的意志」。
在市府大廳的舞台上,更多的是:
- 被社會忽略的努力
- 被誤解的人生
- 以及一個想重新開始的渴望

中,法務部保護司司長洪信旭,高雄分會的主任委員陳義成,最右,更保總會董事(高雄分會前任主委)蔡素禎,左高雄更保主任-吳珮莘、副主任-蘇湘涵 / 圖 游宏琦 攝
高雄更生保護會用 80 年的經驗告訴社會:給他們一次機會,他們真的會走出不一樣的路。
而社會若願意再多看他們一眼、多伸一隻手,那條復歸之路,不再會是更生人孤獨的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