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電/針對美國高關稅風暴,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日下午赴立法院報告時指出,當美國公布將對台灣課以32%對等關稅稅率,初步估算台灣工業產品出口美國將衰退26%,影響製造業產值5%及12.5萬就業人數,其中,對電子資訊、機械、運輸工具、重電及電線電纜、建材雜項、鋼鐵金屬、一般化學及家電可能受較大影響,推估受影響產業產值影響幅度在3-14%。 卓榮泰說,研判目前的課稅水準與過去所模擬的“極高關稅衝擊情境”相當,恐將造成台灣對美出口大幅衰退,尤其是電子資訊、機械、鋼鐵與運輸工具等出口導向產業,均面臨轉單與產地移轉壓力。以電子資訊業為例,台灣對美輸出值高達792億美元,佔該產業出口四分之一,伺服器與網通產品若失去價格競爭力,勢必衝擊產能與獲利。 面對此波壓力,卓榮泰表示,政府已啟動四年期產業因應方案,規劃投入新台幣880億元支援產業轉型與升級,其中製造業佔700億元、農業則為180億元,協助業者降低因稅負增加所產生的營運風險與資金壓力。另將加速協商機制,爭取在美方90天“關稅觀察期”內尋求雙贏的方案,並在支持台美產業共同成長的前提下,持續深化雙方的夥伴關係。 卓榮泰今天下午率領相關部會官員前往立法院,提出針對美國關稅政策因應作為專案報告並備質詢。卓榮泰報告時,台下有不少國民黨立委和民進黨立委都到場聆聽,顯示對此議題的重視。 卓榮泰指出,根據美方4月2日公告,自4月5日起對全球普遍加徵10%進口關稅,並自4月9日起對貿易順差較高的57國採用“對等關稅”稅率,台灣名列其中,被課徵32%的進口稅。相較之下,日本與韓國分別為24%與25%,台灣與主要貿易競爭國間出現明顯落差。 卓榮泰說,研判目前的課稅水準與過去所模擬的“極高關稅衝擊情境”相當,恐將造成台灣對美出口大幅衰退,尤其是電子資訊、機械、鋼鐵與運輸工具等出口導向產業,均面臨轉單與產地移轉壓力。以電子資訊業為例,台灣對美輸出值高達792億美元,佔該產業出口四分之一,伺服器與網通產品若失去價格競爭力,勢必衝擊產能與獲利。 ![]() 在農業方面,台灣對美依賴程度同樣不容小覷,卓榮泰表示,美方去年從台灣進口農產品值達8.9億美元,其中花卉、水產品及茶葉為主要品項。他坦言,若32%的稅率不變,蝴蝶蘭、茶葉及吳郭魚等初級農產品將首當其衝,不僅出口量恐將驟減,也將導致庫存壓力回流本土市場,影響價格與農民收入。 卓榮泰表示,政府初步評估,整體台灣工業產品對美出口將縮減26%,製造業產值下滑5%,受衝擊的產業產值跌幅介於3%至14%之間。在就業方面,根據“行政院”模型推估,將波及超過12萬個工作機會,尤以中南部出口型企業為主,區域性失業風險升高。 卓榮泰強調,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占有關鍵地位,美方措施若長期不調整,恐將破壞現行供應鏈穩定與安全。“行政院”已責成“經濟部”、“農業部”等單位,即刻啟動與產業界溝通機制,建立因應輔導窗口,協助業者調整布局與出口市場多元化。 此次關稅風暴來勢洶洶,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經濟是一大考驗。卓榮泰表示,政府會全力以赴爭取最大國家利益,同時積極輔導產業突圍轉型,讓台灣在逆風中仍能穩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