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台灣總工時全球前五 丁學忠:新增5國定假日、盼減少過勞現象
美中會談關稅延90天 對中145%降至30% 對美降至10% 何立峰:雙方一致同意建立經貿磋商機制
藍白聯手痛批 8名大法官想當太上皇
傳盧秀燕將宣布選黨魁 朱立倫:非常歡迎
交棒!盧秀燕祝江啟臣選市長心想事成
墨新聞 MORE News > 合作媒體 > 智慧等車貼近你心 吳俁之教身障朋友等公車
合作媒體

智慧等車貼近你心 吳俁之教身障朋友等公車

屏東時報
Last updated: 2025/04/17 15:25
屏東時報
Share
11 Min Read
智慧等車貼近你心 吳俁之教身障朋友等公車
分享文章

智慧等車貼近你心 吳俁之教身障朋友等公車

【記者吳玉惠/臺南報導】 為提升身心障礙者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便利性,台南市政府交通局特別與慈光身障協會、台南市佑明視障協進會合作,今(16)日在二二八公園公車候車亭,向身障朋友現場示範「智慧等車」功能的操作方式,展現智慧交通與友善城市的結合成果,交通局表示,預計今(114)年度將能提供所有大台南公車都有智慧等車服務。

▲台南市公共運輸處長吳俁之於現場實地操作大台南公車APP、虛擬智慧站牌QRCode或候車亭鍵盤等3種方式「我要上車」。(圖/記者吳玉惠拍攝)

交通局長王銘德表示,黃偉哲市長致力推動智慧交通及提升無障礙環境,大台南公車「智慧等車」服務功能上線迄今已突破18萬使用人次,也是全國首創針對「等公車」提出的全方位整體解決方案

王銘德指出,民眾利用大台南公車APP、虛擬智慧站牌QRCode或候車亭鍵盤等3種方式,只要一鍵點選「我要上車」,即可將訊號傳送到公車駕駛座旁的車機,通知司機下一站有民眾要上車,有效解決以往偶有過站不停問題。

局長王銘德接著說,智慧等車系統還有一個最大亮點,民眾按下我要上車時,如果即將進站的下一個班次是低地板或無障礙公車,還會一併顯示「輪椅上車」的選項,搭乘輪椅的朋友也可勾選,讓駕駛能提早準備協助。

▲智慧等車最大亮點-即將進站的下一個班次是低地板或無障礙公車,還會一併顯示「輪椅上車」的選項。(圖/記者吳玉惠拍攝)

今日活動中,慈光身障協會何文讚榮譽理事長帶領多位身障朋友實地體驗智慧等車系統,並由公共運輸處人員進行逐步教學,獲得與會者高度肯定與回響。

▲慈光身障協會何文讚榮譽理事長帶領多位身障朋友實地體驗智慧等車系統。(圖/記者吳玉惠拍攝)

與會的輪椅族朋友表示,以往等車總擔心司機看不見招手,或未能預先停在適合輪椅上下的位置,透過這項科技應用,減少了等待焦慮與溝通困難,搭車過程更加安心又貼心。

▲透過這項科技應用,減少了等待焦慮與溝通困難,搭車過程更加安心又貼心。(圖/記者吳玉惠拍攝)

台南市公共運輸處長吳俁之表示,目前智慧等車服務已於本市70路及六大幹支線公車上線服務,總計93條路線、3,457處站位及289輛公車,市區公車部分現正進行程式修改,今(114)年即可完成所有公車路線車輛全面上線。

▲智慧等車服務今(114)年即可完成所有公車路線車輛全面上線。(圖/記者吳玉惠拍攝)

公運處也提醒市民朋友,智慧等車功能屬於輔助提醒,公車進站時請乘客務必記得招手搭乘。

 

分享此文:

  • 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 Facebook
  • 按一下即可分享至 X(在新視窗中開啟) X

請按讚:

喜歡 正在載入...
Previous Article 臺南雙層巴士盲盒旅遊來囉! 共12場次300個名額 臺南雙層巴士盲盒旅遊來囉! 共12場次300個名額
Next Article 保養新招超有效?醫師:你的臉不是實驗品 保養新招超有效?醫師:你的臉不是實驗品

近期消息

美中會談關稅延90天 對中145%降至30% 對美降至10% 何立峰:雙方一致同意建立經貿磋商機制
美中會談關稅延90天 對中145%降至30% 對美降至10% 何立峰:雙方一致同意建立經貿磋商機制
熱門
2025/05/12
藍白聯手痛批 8名大法官想當太上皇
藍白聯手痛批 8名大法官想當太上皇
熱門
2025/05/12
傳盧秀燕將宣布選黨魁 朱立倫:非常歡迎
傳盧秀燕將宣布選黨魁 朱立倫:非常歡迎
熱門
2025/05/12
交棒!盧秀燕祝江啟臣選市長心想事成
交棒!盧秀燕祝江啟臣選市長心想事成
熱門
2025/05/12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