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奕/高雄報導】 趕集在阿嬤時代是鄉下人最重要的活動之一,早期類似趕集的活動稱為市仔,牛墟或籮仔筐會,而台灣的籃籗會現今只剩高雄岡山地區,每年僅有固定的三次熱鬧。
籮仔筐會在岡山叫「籃籗會」,因當時交易多以農家用具的竹類藝品為主,例如:竹椅、竹梯、竹籠、竹籃、竹筐、扁擔、竹畚箕等。而今許多用品已被取代,籃籗會所販賣之物幾乎已和夜市相似,不過仍有極少數舊式竹器產品的攤位參與盛會,為延續這項傳統習俗而盡心盡力。其中就有遠從嘉義而來的籐條商家,祖傳三代使用台灣深山所產、早年由原住民採收的籐所製作的籐條,老板早已退休,只為傳承特來參加這一年三次的盛會。
在早期淳樸的農村生活中,籃籗會對大人、小孩來說,不論是經濟或娛樂上,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動,而年長的阿公阿嬤這一輩,籃籗會所承載著美好的記憶,和阿爸阿母挑著扁擔、籮仔筐一同去趕集,是忘不了的童年歡樂時光之一。
目前籃籗會因著時代變遷,雖已演化成夜市的形態,買賣的內容改為百貨雜陳、美味小吃、各式各樣的園藝等,但依舊熱鬧非凡,從各地趕來的人潮滾滾,近年來更結合文化系列等活動,很適合來場隨處走走、逛逛、感受一下古早人擠人的趕集氣息。
岡山區公所很貼心地安排免費接駁車地點,然而候車區僅一座小帳篷,接駁車又為小巴士,在炎熱的天氣中,對長長的人潮而言稍嫌不足,希望下次能有所改進。
岡山籃籗會至今已逾二百餘年,每年有三次固定的時間,分別在農曆3月23日(媽祖生日)、8月14日(中秋節前夕),以及9月15日(義民爺生日),都是有著特殊的紀念意義。在農曆3月23日、8月14日是配合農忙與農閒的意義;而在農曆9月15日則是紀念義民爺,其背後更有一則保家愛鄉的悲壯故事,有關義民爺事蹟,有興趣者可參訪岡山區公所網站。
活動時間:114年4月19日(星期六)18時至4月20日(星期日)24時止。(活動第2天部分攤販於午後才陸續營業,建議15:00後參訪為佳)
活動地點:岡山區河華路及巨輪路。
免費接駁車地點:
1.高雄捷運高醫岡山站對面樂購廣場。
2.岡山車站站前大型車輛臨停處旁人行道。
3.岡山區公所對面人行道。
4.活動會場入口處(服務台)旁。
5.活動會場壽峰橋與阿公店路二段入口處。
6.阿公店路二段與空醫院路交叉路口處(前峰國中前)。
接駁車時間:
114年4月19日(星期六):17:00〜22:00
114年4月20日(星期日):10:00〜22:00 (每30分鐘一班,另視實際搭乘人數、路況彈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