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9/17高雄捷運10站開賣 亞尼克蜜柑站長聯名生乳捲超萌上市
越到中秋越難訂!高二監「高燕烘焙坊」:收容人,全力以赴的中秋禮盒
亞太永續典範!台北市4連霸宜居城市獎
「合庫人壽 合庫年獸」青年文創設計獎再創高峰
東京都副知事拜會蔣萬安 共商AI導入市政與數位轉型合作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合作媒體 > 回收生活節 登場!新竹市攜手5大業者推資源回收換抵用券 打造永續綠生活
合作媒體

回收生活節 登場!新竹市攜手5大業者推資源回收換抵用券 打造永續綠生活

崛起新傳媒
Last updated: 2025/04/24 15:26
崛起新傳媒
Share
7 Min Read
回收生活節 登場!新竹市攜手5大業者推資源回收換抵用券 打造永續綠生活
分享文章

回收生活節 登場!新竹市攜手5大業者推資源回收換抵用券 打造永續綠生活

回收生活節 登場!新竹市攜手5大業者推資源回收換抵用券 打造永續綠生活

[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依婷/新竹報導

落實資源回再利用,打造永續發展城市!新竹市政府攜手量販店及3C賣場等5家業者,將於5月1日至6月30日舉辦為期兩個月的「回收生活節」。環保局表示,活動期間於指定日期、攜帶指定六大類資源回收物至合作店家,就可兌換面額10至100元不等的現金抵用券,讓回收成為日常習慣,永續理念深入生活每一刻。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市府致力推動「淨零綠生活」,「回收生活節」不僅是推廣資源回收的重要活動,更是展現竹市堅守環境責任的年度盛事。去(113)年活動吸引844人參與,共計回收廢乾電池731公斤、廢高壓容器68公斤、廢電扇206台、廢鍵盤144台、廢筆記型電腦329台、廢平板電腦357台,展現市民對資源循環循環再利用的積極響應。今年市府將持續攜手市民展現回收行動力,深化落實市長高虹安「宜居永續」施政理念,共同打造更幸福、更永續的新竹市。

環保局指出,活動指定回收6類資源物,採秤重或計量兌換10至100元不等的現金抵用券,品項包括廢乾電池1公斤10元、廢高壓容器空瓶1公斤10元、廢電扇1台50元、廢鍵盤1台10元、廢筆記型電腦及廢平板電腦7吋以上1台100元,每人每品項限兌換3份,數量有限兌完為止。特別提醒,抵用券視同現金且限於兌換當店購物折抵使用,逾期或跨店無效。

環保局分享,經常到大潤發採買的翁先生表示,他平時就有將家中閒置的3C產品與電池妥善分類的習慣,每年也都固定參與「回收生活節」。「順路採買、順手回收,還能換抵用券,環保又實惠」,讓退休生活更有環保參與感,也增添小確幸。

環保局提醒,回收「高壓容器」,如瓦斯罐、噴霧瓶等,務必落實「完、包、警、收」四大步驟,完全排空內容物、獨立包裝、註明示警並妥善交付回收,才能確保回收安全與效率。此外,鋰電池與乾電池應分開回收處理,以避免潛在的起火風險,保障清潔人員與環境的安全。民眾只要多一分細心,就能為資源回收與永續生活貢獻更多心力。

這篇文章 回收生活節 登場!新竹市攜手5大業者推資源回收換抵用券 打造永續綠生活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

The post 回收生活節 登場!新竹市攜手5大業者推資源回收換抵用券 打造永續綠生活 first appeared on 崛起新傳媒.

Previous Article 内埔鄉東片村科大路一段嚴重車禍案 内埔鄉東片村科大路一段嚴重車禍案
Next Article 市議員謝美英今天針對桃園國旅消費提出質詢 市議員謝美英今天針對桃園國旅消費提出質詢

近期消息

陸海空退將 聯名挺郝龍斌選國民黨魁
陸海空退將 聯名挺郝龍斌選國民黨魁
熱門
2025/09/11
財劃法爭議 賴清德:屠刀不在民進黨手上
財劃法爭議 賴清德:屠刀不在民進黨手上
熱門
2025/09/11
財劃法爭議 藍轟官方知法、玩法、亂法
財劃法爭議 藍轟官方知法、玩法、亂法
熱門
2025/09/11
退警總會勸進選國民黨魁 傅崐萁回應:最佳人選還是盧秀燕
退警總會勸進選國民黨魁 傅崐萁回應:最佳人選還是盧秀燕
熱門
2025/09/11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