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消保法中「審閱期間」、「猶豫期間」兩者的差別為何?
花蓮富里幸福巴士獲偏鄉交通創新獲肯定 拿下「金運獎」雙項殊榮 
「TISA好享投」產品完整、友善便利 上線3周萬人響應
MUJI無印良品與你一同佈置新生活 即日起-0813至全台實體門市購買家具系列 滿5,000元現抵500元
勘災不只是慰問 丁學忠盼卓揆落實雲林防洪與基建改善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合作媒體 > 保時捷中國Q1銷售大跌42% 小米、比亞迪等中國品牌篡位
合作媒體

保時捷中國Q1銷售大跌42% 小米、比亞迪等中國品牌篡位

商傳媒
Last updated: 2025/04/24 17:27
商傳媒
Share
7 Min Read
保時捷中國Q1銷售大跌42% 小米、比亞迪等中國品牌篡位
分享文章

保時捷中國Q1銷售大跌42% 小米、比亞迪等中國品牌篡位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面對小米、比亞迪、極氪等中國品牌持續推出低價、高科技配置的純電車款,外資車廠陷入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包括人氣品牌保時捷,今年第一季在中國銷量暴跌42%,再次凸顯外資車系在中國市場的生存困境。

根據《路透》報導分析,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今年EV與油電混合車滲透率已突破50%。面對中國本土車企「硬體過剩、科技滿載」的內裝競爭策略,包括保時捷、Nissan、通用、VW等傳統大廠的號召力與產品節奏似乎正節節敗退。

保時捷第一季在中國市場銷量驟減42%,是自2021年銷售見頂後連三年下滑;儘管VW與Audi在本屆車展大秀五款新電動車,但保時捷卻選擇回歸燃油本位,僅展出兩款911限量版,其電動化計畫出現重大調整,原本預計先推出的718 EV將讓位給Cayenne EV,這款全新純電豪華SUV將於2025年底正式亮相,並預計於美國西岸舉辦全球首發活動。

小米首款電動跑車SU7外型「神似」保時捷,售價卻腰斬,頂規版SU7 Ultra號稱有1,548匹馬力、售價僅52.9萬人民幣,在中國開賣兩小時就預售破萬,超越同期保時捷全車系在中國的總銷量。保時捷執行長布魯姆(Oliver Blume)對此狀況坦言:「未來兩到三年,我們將重新審視保時捷在中國的電動化定位;若趨勢不利,不排除完全退出中國EV市場」。

外資車廠在中國市場全線失守,從入門、家用到豪華車型全面遭到壓制,包括:保時捷、Benz、Lexus都難以倖免;不過還是有願意苦撐的企業,日本大廠Nissan宣布將在中國追加投資14億美元,並計畫在5年內推出10款新車,力求翻轉劣勢。

至於通用汽車旗下的Buick GL8為中國少數熱銷車款,後續推出新一代概念款GL8,採用1.5升渦輪四缸汽油引擎,搭配一具電動馬達,綜效馬力達到445匹(汽油177匹 + 電動268匹),同時配備磷酸鋰鐵電池。別克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GL8 Encasa主打全EV動力、香氛座椅、影音娛樂升級,也企圖鞏固高端商務MPV的市場地位。

Previous Article BABY MILO夜跑不只跑!三場限定音樂派對卡司曝光 BABY MILO夜跑不只跑!三場限定音樂派對卡司曝光
Next Article 幼兒教育學系與德國學者共辦「STEMagination」國際教育工作坊 激發學員想像力與科學探索熱情 幼兒教育學系與德國學者共辦「STEMagination」國際教育工作坊 激發學員想像力與科學探索熱情

近期消息

普發現金1萬政院不覆議?侯友宜:該做的快去做
普發現金1萬政院不覆議?侯友宜:該做的快去做
熱門
2025/07/29
大罷免大失敗 民進黨內究責聲四起 呂秀蓮:現在是主政者要聽人民聲音的時候
大罷免大失敗 民進黨內究責聲四起 呂秀蓮:現在是主政者要聽人民聲音的時候
熱門
2025/07/29
金融時報:賴清德獲知美不允許過境 決定取消出訪
金融時報:賴清德獲知美不允許過境 決定取消出訪
熱門
2025/07/29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朱立倫出招再拚823 一席都不能少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朱立倫出招再拚823 一席都不能少
熱門
2025/07/29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