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江偉碩/綜合報導
「主權同而不分、治權互不隸屬,擱置爭議、開創雙贏!」
4月16日宣布參選中國國民黨主席的前彰化縣長卓伯源,15日在接受自媒體專訪時,提出他對兩岸關係的主張與看法。目前擔任「中台灣社團聯合會」會長的卓伯源強調,未來選舉戰鬥團隊首重中心思想與論述,也就是主張秉持中道聯盟的反台獨路線,依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並引用「大屋頂」概念,如當年德國模式,才能為兩岸關係帶來長治久安;一方面,大陸可以接受,同時美方也支持,中華民國終能擺脫兵凶戰危的險境。
以下是卓伯源接受自媒體「八百溫馨家族」張至強(young man)專訪的問答紀要:
(張至強)問:您4月16日宣布參選中國國民黨主席,請問您準備好了嗎?
(卓伯源)答:民主社會要取得執政權,才能改變國家社會,引領走上正確的方向,以因應未來挑戰。簡單地說,在野需強而有力的監督政府,人民才會期待政黨輪替,在選舉時投票支持在野贏得執政地位。2024藍白力量最終無法團結,導致總統大選失敗,但目前民進黨是三少數執政,賴總統只獲40%選票,在國會也是少數,地方上只有5席縣市首長。儘管如此,民進黨政府卻肆無忌憚打擊多數民意,政策獨裁專斷。因此,國民黨要以新面貌爭取更多民意支持;我已經準備好了,我主張黨主席要輪替,政黨也要輪替,國家才會在輪流替換的民主程序中往前邁進。
問:平心而論,國民黨缺乏整合與行動力,因此,任由綠營主導罷免戰場,加以黃復興黨部被廢,組織逐漸鬆散。請問這些現象要如何改進?
答:民進黨重返執政後,成立黨產會對國民黨抄家滅族,重挫黨的正常發展。綠營最近以來搞大罷免,民進黨更無所不用其極力挺綠團,而國民黨的反惡霸,因地方黨工人力少,在惡劣環境下,根本無法全面動員反制,一直處於挨打局面。在國民黨黨產資源不多的情況下,要如何發揮戰力?我主張採行「屯田制度」。國民黨必須深耕厚植實力在基層,未來,國民黨的運作要由15個黨籍地方縣市首長來主導,中央下放權力,縣市首長與地方黨部密切結合,黨中央扮演協調者,未來的黨主席必須貫徹「屯田制度」。國民黨也要改變權威領導,才能重新找回出路與生路。
問: 國民黨號稱百年政黨,但最讓人詬病的就是對目前執政黨逆民意行為,始終束手無策,您認為應如何改變台灣現狀?
答:台灣已經失去中道力量,執政的民進黨百分百靠向美國,也百分百視中國為敵,古云「大事小以仁,小事大以智」,但執政黨顯然採取了反中道的政策,特別是兩大神主牌:廢核主張與台獨主張,這兩張神主牌必須揚棄。目前,歐美日都已重新使用核電,民進黨政府卻不知變通,大搞綠電結果是弊案連連。台獨主張則是利用中華民國借殼上市,川普總統前兩天談到美中關稅貿易達成協議時,提及「統一與和平」的論調,不正是狠狠打了民進黨台獨主張一巴掌!未來兩岸應求同存異,兄弟登山各自努力,自己人不打自己人,台灣的籌碼不能只押在一邊。事實上,民進黨反對兩岸和平純為政黨私利,因兩岸和平不利於民進黨濫用權力、掏空台灣。而最能保障台灣安全的策略,就是與美中平衡發展關係。

問:目前人民關心的一個大議題是~台灣會打仗嗎?所謂智者不求戰,更不引戰,您認為該如何做好止戰,台海共創雙贏?
答:賴清德總統上台後,民進黨政府一再挑釁中國大陸,被認為是引戰、求戰,其實其目的非常簡單,就是挑弄仇中抗中氛圍,鞏固執政權力,連教育部長都說要禁止兩岸學術交流,不正好打臉賴清德日前公開說要推動兩岸交流?對國民黨而言,始終堅持和平發展的道路,一旦兩岸發生戰爭,台灣將萬劫不復,烏克蘭的慘況殷鑑不遠,未來戰爭結束後,重建要30到50年時間。目前國際上是大兩岸關係,台灣的未來也取決於大兩岸關係,中國已經崛起,台海互動已脫離小兩岸關係。只要美中達成協議,台灣就很危險,不能不未雨綢繆。
問:您在4月16日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時,承諾若當選將成為專職黨主席與造王者,請具體說明您的想法。
答:我在此重申,若當選將成為專職黨主席與造王者,不參與總統大選,誓言2028年推動完成政黨輪替,把國民黨和中華民國贏回來。
我也再次呼籲:1.罷免是撕裂台灣舉動,民進黨不應在內部找敵人,應停止大罷免讓台灣恢復平靜;2.政府應阻止產業外流,否則將導致勞工失業;3.民進黨應揚棄台獨主張;4.放棄廢核主張。
目前大家生活如此苦悶,根源就是2024年沒有政黨輪替導致民進黨繼續執政,國民黨應該要深刻檢討,為何身為最大在野黨、執政15個縣市,竟然沒辦法贏得2024年大選。
為了改革國民黨、實現共同理念,希望社會各界一起參與挽救國民黨,國民黨有了制衡力量,台灣才能恢復中道。我願意承擔任何責任、接受一切挑戰,若當選國民黨主席,絕對做專職黨主席,不會參與總統大選,而是成為造王者。

問:您的核心主張是建構民主機制下的選舉戰鬥團隊,黨主席不參選任何公職;這些主張非常有滲透力,可以進一步闡述具體內容嗎?
答:選舉戰鬥團隊首重中心思想與論述,也就是秉持中道聯盟的兩岸反台獨路線;依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主權同而不分,治權互不隸屬」,也就是大屋頂概念,如當年德國模式,兩岸才能長治久安,大陸接受、美方支持,擺脫台海兵凶戰危。
核心主張包括:
1.黨要重生,主席須先更替。必須由「專心為黨、堅守中立、不謀私利」的黨主席引領大局。
2.建構民主機制下的選舉戰鬥團隊,黨主席不參選任何公職。
3.兩岸關係主張「主權同而不分、治權互不隸屬」,擱置爭議、開創雙贏,對話應堅守立場、不破談判基礎。
4.回歸三民主義,實踐民有、民治、民享的憲政民主。
具體作為包括:
1.積極推動藍白合,靈活布局選戰組合。
2.傾聽黨員與民意,重建組織能量。
3.權力下放,恢復黃復興體系。
4.爭取軍公教權益,推動年金改革。
5.有效運用智庫,強化政策論述與選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