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中秋接國慶!Costco雙連假閃購優惠登場 烤肉、出遊、補貨一站搞定
戴上VR走進失智者世界 長照工作坊學員直呼震撼體驗
換腎不換夢!奇美醫院跨團隊助39歲腎移植媽,喜迎健康男寶寶
週末基隆見!「漁光市集」限時開張 逛展覽、玩手作、走讀漁村小旅行
謝國樑為全國運動會基隆代表隊授旗 勉勵選手全力以赴、再創佳績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桃園市政府借鏡東京TOD經驗 張善政市長建構更完整城市發展藍圖
合作媒體

桃園市政府借鏡東京TOD經驗 張善政市長建構更完整城市發展藍圖

崛起新傳媒
Last updated: 2025/05/21 22:05
崛起新傳媒
Share
9 Min Read
桃園市政府借鏡東京TOD經驗 張善政市長建構更完整城市發展藍圖
分享文章

桃園市政府借鏡東京TOD經驗 張善政市長建構更完整城市發展藍圖

[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桃園報導

(21)日下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捷工局「日本軌道經濟車站開發考察分享」專題報告後表示,鐵道建設不僅是交通改善工具,更是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礎,期勉市府團隊借鏡日本成功經驗,勇於突破框架、發揮創意,建構更完整的城市發展藍圖。

張市長日前率團參與由鐵道經濟協會舉辦之考察團,深入了解日本東京在大眾運輸導向型發展(TOD)模式下的軌道經濟與車站開發策略。張市長指出,本市鐵路地下化工程持續推進的同時,各項捷運工程也如火如荼展開,期勉各局處與捷工局密切協調,善用未來車站空間規劃契機,落實各項施政目標,如文化局可導入美學思維,於車站設計過程中注入藝術與文化元素,地政局可藉此提升土地機能,都發局則可推動都市更新。

張市長也鼓勵各局處如有赴日公務行程,可善用既有聯絡管道,安排參訪本次考察的重要開發案例,實地了解日本在軌道經濟與都市更新上的成功作法,作為相關政策推動的重要參考。

捷工局長劉慶豐表示,本次日本參訪安排非常具體且能落實的案例觀摩,以地方政府的視角深入了解開發者與經營者思維模式,對桃園捷運未來發展提供宏觀視野。此外,桃園捷運環狀線成型之後,將如東京山手線般形成完整環狀網絡,本次考察極具參考價值。

都發局長江南志指出,軌道建設是推動城市轉型的重要契機,此次東京軌道經濟實地觀摩,提供桃園都市規劃重要參考,市府未來在TOD規劃中,將藉由都市計畫調整機制,適度納入社會住宅、可負擔住宅與青創共享空間等,確保軌道建設成果全民共享。

捷工局表示,市府團隊日前赴東京考察包括國立站、武藏小金井站、吉祥寺站、橫濱站、虎之門之丘、麻布台之丘及高輪Gateway等具代表性車站,透過車站立體化與TOD模式,結合交通節點、商業機能與生活空間,並導入高齡友善住宅政策,達成城市空間與公共服務高度整合。

捷工局指出,此次考察的高架化車站不僅改善交通與防災環境,也成功活化橋下空間,建構貼近社區需求的商業與公共設施。日本複合式開發案如虎之門之丘與麻布台之丘,結合商辦、住宅與交通功能,藉由高容積率與立體通行系統實現人車分流、減設停車空間、提升大眾運輸使用率。此外,千葉幸町團地透過都市更新,引入高齡照護設施、租屋保證制度與社區診所,打造跨世代共融居住環境。

捷工局表示,相關規劃方案將納入桃園及中壢大車站計畫,結合商場、辦公、育兒設施、社會住宅、旅館等設施,達成「交通+生活+就業+消費」一次到位,並吸引民間投資參與,實現交通人車分流,打造地下及立體連通道。未來桃園捷運場站周邊發展,也將結合捷運與車站開發節點,整合社會住宅用地與功能,導入公私協力機制,建構共融生活環境。

這篇文章 桃園市政府借鏡東京TOD經驗 張善政市長建構更完整城市發展藍圖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

Previous Article 張善政市長表揚「113年度推動客語績優獎項」肯定傳承弘揚本市客語發展 張善政市長表揚「113年度推動客語績優獎項」肯定傳承弘揚本市客語發展
Next Article 苗栗醫院爆醫材招標爭議 廠商指控遭不當剔除 政風室函詢食藥署回文證實產品合格 苗栗醫院爆醫材招標爭議 廠商指控遭不當剔除 政風室函詢食藥署回文證實產品合格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