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不生病的藏傳紓壓術》21次呼吸能改變你的人生?醫師教你用呼吸調回副交感神經,找回身心平衡
赴中原大學演講 葉丙成:六成以上新職業尚未出現
黃仁勳任世壯運聖火手聚焦 輝達台灣總部設哪?黃:不想破壞大家驚喜 下週揭曉
蕭美琴出席世壯運開幕造成困擾?蔣萬安:謝謝大家
桃園之光 平鎮國中巫少妍三連⾦封后 勇奪世界青少年跆拳錦標賽⾦牌
墨新聞 MORE News > 生活 > 高市A1車禍事故連6年下降 市府重申人命無價、道安改善優先
生活

高市A1車禍事故連6年下降 市府重申人命無價、道安改善優先

新聞中心
Last updated: 2024/10/23 18:21
新聞中心
Share
8 Min Read
高市A1車禍事故連6年下降    市府重申人命無價、道安改善優先
行人環境改造
分享文章

高雄市政府長期將道安工作列為施政重點,舉凡精準執法、交安大使以至於道路安全工程,皆可見到市府以3E為方針的努力的腳步。112年A1死亡人數由相較111年減少19人、降幅11%,達成交通部事故減量目標,高市府表示,運研所研究指出每件死亡事故成本約1千6百萬元,每位車禍受傷民眾造成社會約1百萬元損失,影響社會甚鉅,道安無價,值得市府投入資源全力改善。

行人環境改造

經統計,112年高雄市A1人數為156人,相較去年減少19人,減幅約11%,另30日死亡人數為317人,相較去年減少52人,減幅約14%,成功達成交通部所訂定之目標;另經統計113年度1-9月A1死亡人數為102人,較去年減少10人,受傷人數也較去年同期減少3190人,連續六年A1事故下降,足顯高雄市道安投入的決心。

 

高雄市交通局說明,高雄在道安執行策略上,高雄市係以交通3E(工程、教育、執法)方針為基礎,輔以地方事故與交通特性進行調整,在交通工程部分,著力於推廣左轉附加車道、車道瘦身以及道路人行空間之規畫設置;在教育宣導部分,除在校內推廣五階段交安課程外,另推動「道安宣導123」計畫,由市府16局處所組成,統一定期提供宣導圖卡與教案影片供各局處轉發分享。

 

交通局補充,近年來行政院基於交通安全考量,修訂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加重相關重大交通違規項目罰鍰,如酒駕違規最高罰鍰提高至12萬元、拒絕酒測、毒駕罰鍰18萬元,並針對累犯再加重其罰鍰;無照駕駛累犯罰鍰由原1萬2,000元提高至2萬4,000元、未停讓行人罰鍰由原3,600元提高至6,000元等,因交通違規罰鍰法規額度提高,及民眾檢舉案件的增加,所以六都的交通違規罰鍰收入都增加。

 

交通局長張淑娟說明,自113年6月30日起,中央修法限縮檢舉交通違規項目,本市114年交通違規裁罰收入編列19.7億元,與今年相同,並無增加預算編列。

大型車死角體驗

每一位用路人的生命財產是無價的,高市府道安團隊各局處共同合作努力從工程、教育宣導及執法改善交通安全,共同推動高雄交通新文化,建構安全友善的人本交通環境。

分享此文:

  • 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 Facebook
  • 按一下即可分享至 X(在新視窗中開啟) X

請按讚:

喜歡 正在載入...
Previous Article 新北勞工局發布「工傷人生x職災勞工重返職場」 金鐘視帝游安順分享心得 6專責醫院攜手守護 新北勞工局發布「工傷人生x職災勞工重返職場」 金鐘視帝游安順分享心得 6專責醫院攜手守護
Next Article 高師大攜手五家企業簽署教育大數據策略聯盟 共同推動數位轉型與人才培育 高師大攜手五家企業簽署教育大數據策略聯盟 共同推動數位轉型與人才培育

近期消息

黃仁勳任世壯運聖火手聚焦 輝達台灣總部設哪?黃:不想破壞大家驚喜 下週揭曉
黃仁勳任世壯運聖火手聚焦 輝達台灣總部設哪?黃:不想破壞大家驚喜 下週揭曉
熱門
2025/05/17
蕭美琴出席世壯運開幕造成困擾?蔣萬安:謝謝大家
蕭美琴出席世壯運開幕造成困擾?蔣萬安:謝謝大家
熱門
2025/05/17
賴清德民調不滿意度55%  網友:會再崩跌
賴清德民調不滿意度55%  網友:會再崩跌
熱門
2025/05/17
數位中介法復活、查藝人 藍委轟綠色恐怖
數位中介法復活、查藝人 藍委轟綠色恐怖
熱門
2025/05/17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