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政府4月再度收緊對中國出口高階AI晶片的限制,其中包含輝達與超微的先進GPU遭管控。《CNBC》報導指出,中國科技巨頭騰訊與百度在最新財報會議中,罕見同時揭露對AI戰略布局的調整,從囤積晶片、模型優化,到轉向採用國產晶片與小模型推理技術,凸顯中國業者在全球AI競賽中將逐步偏向「自救與自立」的路線。
騰訊總裁劉熾平強調,公司已擁有「相當可觀」的高階GPU庫存,雖無法再大規模採購,但現有資源仍足以支撐數代模型訓練。劉熾平進一步指出,騰訊透過軟體優化與模型精簡技術,在不增加GPU用量的情況下,仍可持續提升推理效率,並考慮導入國產客製晶片,以支援部分AI運算需求。劉熾平直言,未來不再單靠「砸晶片」的簡單粗暴戰略,而是透過提升單顆GPU、利用率與模型參數效率,維持AI發展節奏。
作為中國搜尋引擎與AI應用領頭羊,百度則主打「全端式AI能力(full stack)」,即從雲端運算、基礎模型到應用層(如ERNIE大模型與聊天機器人)自有整合。百度副總裁沈抖指出,即使缺乏最新一代晶片,憑藉自有技術堆疊與成本控制能力,仍可維持模型效能與運行規模。百度強調已導入部分中國國產AI晶片與自研軟體堆疊技術,並將其視為長期技術自主化的基石。
Gartner半導體分析師古普塔(Gaurav Gupta)認為,儘管中國在GPU與AI晶片仍落後美國,但近年已在材料、設備、封裝等供應鏈逐步建立在地生態系。古普塔指出,「這些晶片可能比不上美國頂尖產品,但已能應付當前多數AI推理場景」。
除了擴大內部研發,中國科技巨擘也透過預先採購、提升本地晶片成熟度與扶持新創,如:寒武紀、華為昇騰、燧原科技等,構築次世代AI基礎硬體網路。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也曾示警,美國晶片出口限制恐怕對中國影響有限,反倒有可能「傷害美國企業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