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114年「全民原住民族教育週」,台中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與國立中興大學合作,自昨(26)日至29日於校內共同舉辦「lubuw na ‘Tayal:泰雅口簧琴的樂聲與靈魂」特展。昨日下午舉行開展典禮,由中興大學校長詹富智主持,並特別邀請泰雅族文化傳承者楊振昇老師進行口簧琴吹奏,以及市府原民會語言推廣人員李釋韋老師現場傳唱泰雅古調,展現深厚文化底蘊與教育意涵。本次展覽也融入原資中心與學生共同策畫的「知能文化培力學習成果」,融合靜態展品、影音展示與手作體驗,引領觀眾進入一場跨族群、多感官的文化對話。

市府原民會指出,目前中部地區大專院校原住民族學生約3,226人,設有17所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其中中興大學原民學生人數達183人,是中部推動原民教育的重點學校。自113年起,原民會與中興大學即展開合作,推動文化館走入校園,包括「肩上的技藝—泰雅族雙崎部落背簍田調特展」與「tmangu發芽茁壯!原住民族文學與植物週展」等活動,均獲校內熱烈迴響。此次合作邁入第二年,延續「田調進校園」的理念,展現館校合作持續深化的成果。

此次展覽由台中市原住民族文化館以「借展」方式引入校園,展出館方所整理的泰雅族口簧琴田野調查成果,突破傳統展示場域限制,讓文化資源貼近學生生活場景。展覽聚焦泰雅族傳統樂器「lubuw」,詳述其形制、構造、製作過程與演奏技巧,並透過參與式策展、現場演奏與互動體驗,深化原民學生文化認同,促進族群交流與理解。此舉也具體展現文化館在公共教育與文化傳承中的實踐角色。

市府原民會主委楊馨怡表示,此次特展不僅是推動原住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實踐,更具備策略性推廣的示範意義,具體展現「全民原教」理念於高等教育現場的落實力道。未來原民會將持續透過館校合作模式,推動多元文化教育向下扎根,深化青年學子對原住民族歷史、文化與價值的認識與參與,成為學術場域與公部門合作推動文化發展的良好典範。

此次展覽,市府原民會主委楊馨怡、南區區長李美麗、南區南門里里長何湞惠、國立中興大學校長詹富智、學務長楊靜瑩、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原資中心主任伍木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高齡健康促進與照護管理原住民專班兼任助理教授邱孟玲、弘光科技大學學務處秘書黃敏霞、嶺東科技大學學生發展處處長吳建中、僑光科技大學原資中心主任李世珍均到場,立法委員伍麗華、台中市議員古秀英、李中及林霈涵皆派員到場,彰顯社會各界對原住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視。誠摯邀請社會大眾共同參與此次展覽活動,一同走進原住民族的聲音世界,攜手守護並弘揚台灣珍貴的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