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AKB48 Team TP 七週年手渡會 親手將第十張單曲交到粉絲手中
八斗高中族語認證率全國第一 基市府力挺成立原住民族實驗班
《藝術很有事》走入賴淑玲的私宅 樂享登山到閱讀 不做編輯時就在爬山的路上
如果遇到緊急疏散時要帶走什麼?基隆警消推廣避難包準備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考核評鑑 基隆市榮獲優良單位最高肯定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地方 > 新北林口區「歡銀學堂」照顧關懷據點成立 推動社區老幼共融、青銀共學
地方

新北林口區「歡銀學堂」照顧關懷據點成立 推動社區老幼共融、青銀共學

孫 筱華
Last updated: 2025/06/04 22:08
孫 筱華
Share
9 Min Read
新北林口區「歡銀學堂」照顧關懷據點成立 推動社區老幼共融、青銀共學
林口區「歡銀學堂」照顧關懷據點成立。(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分享文章
由臺灣全人健康暨急救長照教育促進協會承辦的「歡銀學堂」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昨(3)日成立,此據點利用林口區東湖國小長青教育中心空間,融合托育、幼兒園、國小到銀髮長者,可謂全齡學習的場域,滿足社區的多元需求。尤其與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合作,引進專業的長照學識,受到社區長輩的歡迎。社會局長李美珍表示,在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之際,「社區共攜手、老幼來相伴」的互動模式,會是最幸福社區的典範。
東湖國小舞蹈隊學童以「採茶囡仔」歡迎長輩展現老幼共融。(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歡銀學堂」啟用,在東湖國小非營利幼兒園蓮花班幼生「你笑起來真好看」,和國小舞蹈隊學童「採茶囡仔」,以及林口體育會舞蹈委員會接力熱舞中,以「真歡銀、好歡銀、歡銀光臨」的精神呈現出老幼共融、青銀共學的歡樂。
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副院長吳菁宜教授(左)頒發感謝狀給東湖國小校長黃國柱。(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臺灣全人健康暨急救長照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許雅婷( 兼國民健康署預防及延緩失能輔導網路計劃社區輔導委員)表示,據點會以開啟腦力訓練課程、提升認知能力為目標,透過身體動一動、正向情緒力、視聽不費力、營養有夠力等課程,帶領會員、志工與長輩們,推動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憂鬱評估與健康促進等六大面向活動,也會開辦獨居長者和家庭照顧者支持課程,幫助長者們保持健康、樂觀的心態,達到用生命影響生命的良善力量。
林口體育會舞蹈委員會以熱舞展現「真歡銀、好歡銀、歡銀光臨」。(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長輩在老師的帶動下身體動一動。(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東湖國小校長黃國柱、林口區公所主任秘書王裕容、社會局代表等蒞臨現場共襄盛舉,愛迪樂有限公司與鍋家菜專賣店阿鴻師暖心分享給老小古早味酸梅湯與奶酪點心,長輩在逛攤位之際,同時開始運用手機選課程,中午還進行歡喜共餐。
社會局長李美珍表示,協會於今年3月間甫成立,立即籌備「歡銀學堂」,此是新北市第610個據點,新北市會持續佈建據點,讓長輩在超高齡社會來臨之際,在地活躍老化、長幼共融、代間共學,安享晚美人生。
Previous Article 自己的腳痛自己救》七十五歲阿嬤怕腳醜不敢出遊?醫師揭真相:能治,但常治錯! 自己的腳痛自己救》七十五歲阿嬤怕腳醜不敢出遊?醫師揭真相:能治,但常治錯!
Next Article 客家(四縣)白話語文(文法)研究:689第五課 客語文(狀聲詞語音特徵)文法 (課文一字一語對照錄音) 客家(四縣)白話語文(文法)研究:689第五課 客語文(狀聲詞語音特徵)文法 (課文一字一語對照錄音)

近期消息

尼泊爾撤回社群禁令 Z世代反貪腐示威引發流血 至少19死、首都宵禁
尼泊爾撤回社群禁令 Z世代反貪腐示威引發流血 至少19死、首都宵禁
熱門
2025/09/09
柯文哲交保 柯志恩:藍白合作絕對更凝聚
柯文哲交保 柯志恩:藍白合作絕對更凝聚
熱門
2025/09/08
柯文哲步出法院 陳佩琪含淚攬著不放
柯文哲步出法院 陳佩琪含淚攬著不放
熱門
2025/09/08
小草緊圍柯文哲 黃國昌和館長護送上車
小草緊圍柯文哲 黃國昌和館長護送上車
熱門
2025/09/08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