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川普將寄關稅通知 台灣有可能跟進越南20%? 專家:關鍵讓步難複製
馬英九發文預告 暑假將率學生訪北京
朝野政策對決 民進黨深陷泥沼進退不得
美關稅宣布在即 藍白決議先擱置特別條例
普發現金暫不表決 朝野緩解對峙氛圍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醫藥健康 > 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坐著救膝蓋太神奇!骨科名醫呂紹睿公開「護膝神操」,三個動作遠離疼痛困擾
醫藥健康

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坐著救膝蓋太神奇!骨科名醫呂紹睿公開「護膝神操」,三個動作遠離疼痛困擾

韋 石
Last updated: 2024/11/12 01:25
韋 石
Share
7 Min Read
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坐著救膝蓋太神奇!骨科名醫呂紹睿公開「護膝神操」,三個動作遠離疼痛困擾
《自己的膝蓋自己救》【暢銷增訂版】
分享文章

針對膝痛患者,呂紹睿醫師設計了一套簡單方便的膝關節健康促進操,包含三組動作,其中一組是鍛鍊肌力的直抬腿運動,另外兩組則著重於增加膝關節的靈活度,分別為壓膝和抱膝動作。呂醫師強調,加強關節附近的肌力能有效增強關節的動態穩定性,對軟骨起到良好的保護效果。

呂紹睿醫師是被譽為「全台最難掛號」的骨科名醫,在他的新書《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暢銷增訂版】》中提到,增加關節靈活度可以降低軟骨之間的靜態壓力。對於長期膝痛的患者,由於關節囊反覆發炎而失去彈性,靜態壓力逐漸累積,最終可能導致軟骨的崩解與退化,類似於皮膚長期受壓而產生的褥瘡現象。

▲大林慈濟醫院 國際膝關節健康促進中心主任 呂紹睿醫師

呂醫師指出,持之以恆地進行這套護膝三運動,可以有效增進軟骨健康,減少膝關節的退化風險,為膝痛患者提供一個簡單可行的預防方案。

◆ 運動一:直抬腿

此運動目的是強化股四頭肌力量,確保膝關節的穩定性,從而達到保護軟骨的效果。坐在有靠背的穩固椅子上,單腿伸直抬高,腳踝勾向身體方向,保持十秒後放鬆二至三秒然後放下,雙腿各做十次,每日四回。

◆ 運動二:壓膝

此運動有助於糾正膝關節因長期疼痛導致的屈曲狀態,改善膝關節活動的靈活性,同時降低軟骨間的靜態壓力。坐在椅子上,將小腿放在另一張高度相同的椅子上,讓膝關節下方懸空。用雙手穩定壓住膝關節,直到後膝窩有拉伸甚至痠痛的感覺,保持十秒後再放鬆,雙腿交替進行,每日四回,每回十次,每次保持十秒。

◆ 運動三:抱膝

此運動目的在維持膝關節的靈活度,除了一般民眾的日常保健,對於接受過膝關節手術的病人尤其重要。可以有效預防手術後疤痕過度纖維化,並減輕軟骨間的靜態壓力。一般民眾可坐在椅子上做,剛動過手術的病人,建議坐在床上進行,臀部盡量靠近椅背或牆壁,雙手緩慢將大腿拉向身體,當感到緊繃或輕微疼痛時,雙手固定在小腿上,保持十秒後,逐漸增加彎曲角度,每日四回,每回一次,每次持續三十秒至二分鐘。

透過這三項運動,能加強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提高穩定性及靈活度,可以有效的預防和減緩膝關節相關病症。

分享此文:

  • 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 Facebook
  • 按一下即可分享至 X(在新視窗中開啟) X

請按讚:

喜歡 正在載入...
Previous Article 靜心・淨心》小雪時節養生有什麼訣竅?洛桑加參醫師建議:曬太陽、細數幸福 靜心・淨心》小雪時節養生有什麼訣竅?洛桑加參醫師建議:曬太陽、細數幸福
Next Article 淡江大學榮獲卓越品質實務典範獎 校長葛煥昭出席受獎 淡江大學榮獲卓越品質實務典範獎 校長葛煥昭出席受獎

近期消息

川普將寄關稅通知 台灣有可能跟進越南20%? 專家:關鍵讓步難複製
川普將寄關稅通知 台灣有可能跟進越南20%? 專家:關鍵讓步難複製
熱門
2025/07/04
馬英九發文預告 暑假將率學生訪北京
馬英九發文預告 暑假將率學生訪北京
熱門
2025/07/04
朝野政策對決 民進黨深陷泥沼進退不得
朝野政策對決 民進黨深陷泥沼進退不得
熱門
2025/07/04
美關稅宣布在即 藍白決議先擱置特別條例
美關稅宣布在即 藍白決議先擱置特別條例
熱門
2025/07/04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