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只賣房子不賣地,地主還可以要求把房子拆掉?談民法第425條之1
以PLT引領再生醫美 思必瑞特生技登場亞洲生技大展
第五屆蓮師十萬大薈供 全台藏僧齊聚為世界與台灣祈福
專業按摩打造飯店商務服務新標竿 深受港陸商務客肯定
丁學忠力爭21億經費 雲林縣立田徑場正式竣工迎全運會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熱門 > 民間版影響評估/在野關稅報告 管中閔:逾5成廠商已受衝擊
熱門

民間版影響評估/在野關稅報告 管中閔:逾5成廠商已受衝擊

韋 石
Last updated: 2025/07/21 19:51
韋 石
Share
23 Min Read
民間版影響評估/在野關稅報告 管中閔:逾5成廠商已受衝擊
因應美國關稅“民間版衝擊影響評估”期中報告記者會,出席者左起藍委賴士葆、藍智庫經財組召集人林祖嘉、前台大校長管中閔、民眾黨政策會執行長賴香伶、白委黃珊珊。(照片:國政基金會提供)
分享文章

 

中評社台北7月21日電/美國對台灣關稅至今未公布,針對台灣產業可能會遭遇的衝擊,藍白智庫21日聯合召開記者會,公布民間版關稅衝擊影響評估期中報告。召集人、前台灣大學校長管中閔示警,一旦稅率超過20%,屆時台灣將有5大產業會受到衝擊,當前已有50%廠商認為已受到關稅衝擊影響,5%開始裁員,23%規劃或考慮移轉產能。

針對台灣可能受到的關稅衝擊,國民黨和民眾黨在4月份舉行“在野領袖峰會”,決定合作組成“民間衝擊影響評估小組”,邀請管中閔擔任召集人。歷經2個月的調查,今日在台大校友會館召開記者會,公布“民間版衝擊影響評估”期中報告,此次一共收集238家受訪廠商的報告資料。出席記者會人士包括前台大校長管中閔、國民黨智庫國政基金會經財組召集人林祖嘉、民眾黨政策會執行長賴香伶、國民黨籍立委賴士葆、民眾黨籍立委黃珊珊。

根據民間版衝擊評估期中報告指出,電子零組件與機械設備等出口導向型產業,對關稅不確定性特別敏感。即便關稅尚未實施,已有超過5成受訪廠商表示,其直接或間接對美業務已受到實質影響,主要反映在營收下滑與成本上升兩方面。

此外,調查顯示約25%的企業已暫停增員計劃,另有23%的業者考慮將部分產能移轉至海外,以降低潛在衝擊。這些回應顯示,即便政策尚未落地,“預期本身”就已對企業行為產生實質影響,顯示政策不確定性已轉化為現實壓力。

管中閔指出,在美國尚未正式公布對台關稅政策內容的情況下,政策不確定性已成為目前企業最主要的困擾因素。他強調,因為政策未明,產業界正同時面對兩大層面的高度不確定:一是關稅本身的內容與稅率無從掌握,二是政府後續是否推出補助或支援機制亦未明朗。

管中閔強調,產業可以因應挑戰,但難以在不確定的決策環境下運作。他呼籲政府儘速釐清政策方向,釋出清楚訊號,降低產業風險、穩定企業信心,為產業轉型與因應提供可預期的基礎。

管中閔總結廠商面臨的主要困難包含以下5項:

一、匯率劇烈波動:台幣快速升值導致“賠錢出貨”,中小企業缺乏避險工具。

二、電價與綠電:工業電價3年累積漲幅達66%,加上綠電資源集中,中小企業無力競爭。

三、缺工與人才排擠:傳統製造業面臨高科技產業“搶人”壓力,技術斷層持續擴大。

四、AI與綠色轉型門檻:無論是AI導入或碳盤查,中小企業面對技術、人力與資金多重門檻,難以實質轉型。

五、政府協助政策的資訊落差:廠商普遍對“中央政府”協助政策缺乏瞭解,資訊碎片化與流程繁瑣形成進入障礙。

林祖嘉提到,在模擬10%關稅情境下,近6成企業認為營收將小幅下降或無明顯變動,但一旦課徵幅度提高至20%,逾半數企業預估營收將減少10%至30%,其中更有26%直指恐損失3成以上。規模50人以下的小型企業所受衝擊最劇烈,高達35.8%預測營收將減少超過30%。別值得注意的是,規模50人以下的小型企業所受衝擊最劇烈,高達35.8%預測營收將減少超過30%。報告指出,這類企業通常資本薄弱、客戶集中、議價能力有限,一旦遭遇外部貿易壓力,難以撐過長期陣痛期。

林祖嘉表示,報告指出,在模擬美國課徵20%對等關稅的情境下,傳統產業將首波受創。橡膠製品業與其他製造商衝擊最劇,高達六成以上廠商預估營收將縮水逾三成。金屬製品、電力設備、塑膠與基本金屬業等加工產業也普遍預期營收下滑,工具機、汽車零組件等出口導向產業同樣無法倖免。

林祖嘉說,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電子、資通訊等外銷主力產業,4、5月對美訂單雖大幅增長,但這與美國廠商“提前備貨”效應有關,並不代表無風無險。實際上,調查報告也發現高科技產業中也有逾四成廠商預估未來營收將明顯下滑,顯示美國關稅政策若進一步延伸至半導體及關鍵零組件,台灣整體出口結構恐將面臨深層衝擊。

林祖嘉指出,目前新台幣升值幅度已達10%,高於周邊國家,若升值幅度最終逼近14%,其對出口的衝擊恐將超過關稅本身。晶片產業方面,除了台積電赴美投資造成的供應鏈外移壓力,上下游廠商亦面臨同步轉移與成本提升的挑戰,加上關稅與非貿易障礙可能擴及農產品、基改食品進口等領域,皆應納入完整風險評估。他質疑,若談判結果樂觀,政府為何遲遲不公布?是否要等到大罷免結束後才願揭示真相?政府應儘速對外說明,避免產業與社會陷入持續不安

賴士葆表示,若美方最終實施20%以上的關稅,對企業經營與出口將產生重大影響。尤其傳統產業與中小企業受創最深。根據“經濟部”統計,台灣中小企業占全體企業數的98%,因此關稅衝擊絕不能輕忽,政府應及早提出紓困配套,協助業者穩定經營。

賴士葆指出,目前央行擁有逾5800億美元外匯存底,政府具備穩定匯率與經濟的能力,卻未能防止近期新台幣快速升值,造成中小企業承擔出口損失與匯率風險的雙重壓力。他強調,台灣面對的並非單一關稅問題,而是整體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與資訊不對稱。

賴士葆呼籲行政院長卓榮泰,立即就台美關稅談判進度與潛在影響向民眾報告,提出具體紓困與保護產業方案,並考慮加速推動“還稅於民”政策,減緩企業與勞工面臨的多重經濟壓力。

黃珊珊表示,立法院應感到汗顏。美國宣布對台加徵關稅以來,迄今完成衝擊評估的,是民間單位,而非政府部門。雖然特別條例已完成三讀,行政院至今未提出任何正式的影響評估報告。產業界、國會、民眾只能自行推測政策後果。

黃珊珊指出,產業政策不應建立在臆測之上。政府應於政策發布第一時間提出完整評估與具體對策,以維護產業與勞工權益。目前全球僅剩三地,包括台灣,尚未掌握美方關稅政策的具體影響,國會監督失靈,資訊傳遞不足。多個工業總會與產業公會反映憂慮。若台灣稅率高於日韓,配合近期匯率升值壓力,企業出口競爭力將進一步削弱,生存環境惡化。政策未明、應對遲緩,產業無所適從,風險由全民承擔。

黃珊珊強調,行政院在任何重大國際談判前,應主動向立法院報告,保障產業意見表達權利。關稅衝擊不容黑箱處理,政府應盡速提出完整評估與產業因應方案,公開說明衝擊內容與處理方式,回應社會各界關切。

賴香伶指出,截至6月的減班休息家數已經來到179家,相較於4月的155家已經在不斷攀升,其中金屬機電工業從四月的62間增加到6月的92間。

賴香伶表示,由於各受衝擊產業預估將在未來三個季度以內持續受影響,政府應該重新考慮減班休息應開放由勞工通報,行政機關在公聽會與委員會的報告僅有寥寥幾頁、看不出政府對於民間意見的應對策略在哪,呼籲政府:不要以為不透漏任何諮詢,民眾就會被蒙蔽,因為經濟變動對於產業與勞工的傷害正在進行當中。

該報告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由管中閔以多項經濟模型剖析台灣對外部經濟變動的敏感性;第二部分則透過廠商訪談與問卷調查,描繪製造業者的實務觀察與回應模式。

問卷由國民黨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與民眾黨政策會共同設計,調查對象涵蓋全台各地製造業廠商,調查期間自2025年6月13日至7月15日,共回收286份問卷,經資料清整與比例重分配加權後,最終有效樣本為238份,具代表性與政策參考價值。

分享此文:

  • 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 Facebook
  • 按一下即可分享至 X(在新視窗中開啟) X

請按讚:

喜歡 正在載入...
Previous Article 陳亭妃轟台南救災通訊零分 沈富雄:林俊憲無法招架 陳亭妃轟台南救災通訊零分 沈富雄:林俊憲無法招架
Next Article 7/26立委罷免投票日 中市8區垃圾收運採定時定點 7/26立委罷免投票日 中市8區垃圾收運採定時定點

近期消息

執政聯盟未保住過半席次 首相石破茂宣布繼續執政 急喊:盼與川普直接關稅對話
執政聯盟未保住過半席次 首相石破茂宣布繼續執政 急喊:盼與川普直接關稅對話
熱門
2025/07/21
柯文哲、應曉薇續押2個月 沈慶京1億8000萬交保 李文宗2000萬 皆須配戴電子腳鐐
柯文哲、應曉薇續押2個月 沈慶京1億8000萬交保 李文宗2000萬 皆須配戴電子腳鐐
熱門
2025/07/21
726首波罷免投票 林右昌再赴花蓮宣傳 感謝在地公民團體
726首波罷免投票 林右昌再赴花蓮宣傳 感謝在地公民團體
熱門
2025/07/21
陳亭妃轟台南救災通訊零分 沈富雄:林俊憲無法招架
陳亭妃轟台南救災通訊零分 沈富雄:林俊憲無法招架
熱門
2025/07/21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