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MUJI無印良品與你一同佈置新生活 即日起-0813至全台實體門市購買家具系列 滿5,000元現抵500元
勘災不只是慰問 丁學忠盼卓揆落實雲林防洪與基建改善
普發現金1萬政院不覆議?侯友宜:該做的快去做
大罷免大失敗 民進黨內究責聲四起 呂秀蓮:現在是主政者要聽人民聲音的時候
金融時報:賴清德獲知美不允許過境 決定取消出訪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合作媒體 > 乳癌治療新趨勢 科技助攻降低治療負擔
合作媒體

乳癌治療新趨勢 科技助攻降低治療負擔

商傳媒
Last updated: 2025/07/29 11:05
商傳媒
Share
9 Min Read
乳癌治療新趨勢 科技助攻降低治療負擔
分享文章

「癌症等於化療」是許多患者心中的既定印象,但這個觀念正在被顛覆。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乳房外科主任陳芳銘醫師表示,乳癌已進入精準醫療與個人化治療的新時代,早期乳癌若符合特定條件,有機會「避免化療」,減少不必要的副作用與身心壓力,同時維持治療成效。



陳芳銘副院長身兼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高醫醫學系教授與癌症中心督導,長年致力推動乳癌防治政策、臨床資源整合與醫師專科制度建立。他指出,目前台灣女性每年新增乳癌病例約1萬5千人,其中三成為未滿50歲的年輕患者,比例為歐美國家的1.3倍,反映出年輕族群乳癌發生率上升的警訊。「年輕乳癌患者的復發風險相對較高,治療不只要考量癌症本身,還需顧及生育規劃、家庭與職涯。」陳副院長指出,這些年輕患者特別需要長期追蹤與個人化治療計畫,避免在10至20年後復發轉移,進入較難治癒的晚期階段。

陳芳銘副院長於診間進行問診及說明。圖片來源陳芳銘副院長提供


在乳癌防治策略上,陳副院長推動基因檢測與AI輔助診斷,讓治療更具精準性。他舉例,高醫設有癌症基因門診,協助病患及醫師判斷是否需要化療,或可改採荷爾蒙治療與標靶藥物等替代方式,降低復發風險。例如,針對HER2陽性乳癌,高醫導入雙標靶治療策略,以提升治癒率。針對荷爾蒙陽性乳癌,若基因檢測結果風險偏高,則可搭配停經針或口服標靶藥物。陳副院長表示:「這不僅降低不必要的化療,也讓患者在治療與生活品質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AI技術的應用更是乳癌治療的關鍵工具。陳副院長分享,目前高醫運用AI建立治療指標儀表板,監控每位醫師的治療計畫是否符合最新指引,並協助評估治療成果與併發症風險。未來,也將進一步導入AI整合患者的年齡、病理數據與基因資訊,制定高度個人化的癌症處理流程。


台灣女性乳癌發生年齡。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


面對民眾對乳癌的恐懼,陳副院長呼籲:「癌症不再等於化療,我們現在有更多治療選項與評估工具。只要及早發現、科學治療,乳癌將不再是絕症。」他坦言,曾有患者因害怕化療延誤就醫,錯失黃金治療時機,這正是社會需要共同翻轉的迷思。為了降低乳癌死亡率,陳副院長也積極配合國家政策推廣篩檢服務。根據健保署規定,40至74歲女性可每兩年接受一次乳房攝影篩檢,早期診斷率可大幅提升,進而搭配個人化治療,提高存活率。他預告,將於今年7月底舉辦高醫體系「擴大癌症篩檢成果發表記者會」,號召更多婦女主動參與檢查。

展望未來,陳副院長期許:「台灣已整合學會、臨床與研究資源,朝2030年降低癌症死亡率三成的目標邁進。我們的乳癌治療,正朝向與歐美國家看齊的水準邁進。」陳副院長也以一句話鼓勵所有患者:「乳癌,是歷史上最接近可以被治癒的癌症之一。請相信醫療、勇敢篩檢、配合治療,生命會給妳機會重新綻放。」


本文所述治療方式需經專業醫師評估,實際狀況依個別病情而異。資料內容僅供參考,非為醫療建議。


Previous Article 營業額累積突破28億 韓國輕奢保養品牌RIMAN力曼「乘光前行」表揚大會盛大舉行 營業額累積突破28億 韓國輕奢保養品牌RIMAN力曼「乘光前行」表揚大會盛大舉行
Next Article 臺灣魚類學研究重要回顧 承先啟後、百年積累 打造臺灣與世界的連結 臺灣魚類學研究重要回顧 承先啟後、百年積累 打造臺灣與世界的連結

近期消息

普發現金1萬政院不覆議?侯友宜:該做的快去做
普發現金1萬政院不覆議?侯友宜:該做的快去做
熱門
2025/07/29
大罷免大失敗 民進黨內究責聲四起 呂秀蓮:現在是主政者要聽人民聲音的時候
大罷免大失敗 民進黨內究責聲四起 呂秀蓮:現在是主政者要聽人民聲音的時候
熱門
2025/07/29
金融時報:賴清德獲知美不允許過境 決定取消出訪
金融時報:賴清德獲知美不允許過境 決定取消出訪
熱門
2025/07/29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朱立倫出招再拚823 一席都不能少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朱立倫出招再拚823 一席都不能少
熱門
2025/07/29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