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慎終追遠·普施眾生 傳承171年鷄籠中元祭普度大典莊嚴落幕
張惠妹重返大巨蛋引吭歡送大師兄林智勝引退 連轟六首金曲零空檔
台北水舞嘉年華9/13盛大開幕 120米雙水幕震撼基隆河 37天不斷電
領先全國!北市AI教育開花結果 教材、師資、成果亮眼
臺北運動科學論壇登場 產官學交流共創運動之都新藍圖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合作媒體 > 桃園市長張善政率隊訪視大溪區 傾聽基層心聲 推動重大建設與觀光發展
合作媒體

桃園市長張善政率隊訪視大溪區 傾聽基層心聲 推動重大建設與觀光發展

崛起新傳媒
Last updated: 2025/09/02 18:04
崛起新傳媒
Share
8 Min Read
桃園市長張善政率隊訪視大溪區 傾聽基層心聲 推動重大建設與觀光發展
分享文章

桃園市長張善政率隊訪視大溪區 傾聽基層心聲 推動重大建設與觀光發展

[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日率市府團隊前往大溪區,出席「市長訪視基層大溪區座談會」,與28位里長面對面座談,透過雙向溝通傾聽基層心聲。現場由各局處首長即時回應里長提問,希望透過直接交流,深入掌握地方問題與需求。
大溪區公所指出,過去1年座談會共列管13件里長提案,目前已陸續進行改善中,包括提高環保志工小隊運作經費、改善武嶺橋頭交通號誌壅塞問題、因電纜地下化導致廣播器無法掛設的情況、清除月眉路與月湖路口竹林並活化土地再利用、大鶯路側溝改善、介壽路285巷排水系統淤積整治,以及針對污水下水道工程之疑義等案件。會議中,市府相關局處與里長就各案充分交換意見,並由張市長當場裁示後續處理方向,確保地方需求能被充分聽見並積極回應。

張市長上任以來,積極推動多項重大建設,特別重視大溪整體發展,涵蓋生活機能、景觀、交通與觀光等面向。「大溪行政園區」、「大溪埔頂營區」及「大溪科技園區」三大區段徵收計畫正全力推進,以紓解舊市區發展壓力、創造就業並帶動地方經濟;交通方面,「國道3號銜接台66線交流道」北上引道已通車,「國道3號八德大鶯豐德交流道」正規劃中,並同步研擬配套方案以確保通行順暢,同時推進綠線延伸大溪計畫,由八德捷運綠線G01站向南延伸至大溪埔頂轉運站,全長約4.33公里,全線採高架設計,沿線設置GA1、GA2及GA3三站,總經費約119.25億元,期望提供優質公共運輸服務並促進都市發展。

公共服務方面,今年已啟用義和及瑞源市民活動中心,永福市民活動中心將於10月2日啟用,一心與一德市民活動中心亦在興建中,將為里民提供更多優質活動與交流空間。觀光方面則積極推動「桃園大龍門觀光廊帶」,串聯大溪、龍潭、石門水庫三地特色景點與百年廟宇,融合閩南文化、客家美食與湖光山色,打造全新觀光品牌,展現桃園「大龍門」的獨特魅力。
座談會中,市府團隊與里長針對市區道路、國道交通、經費運用等議題進行深入討論,並透過跨局處協作共同解決地方問題。張市長強調,市府與各區公所將秉持「民眾優先」的施政理念,提升行政效能,讓市民切實感受生活品質提升,共同打造宜居幸福的桃園。

這篇文章 桃園市長張善政率隊訪視大溪區 傾聽基層心聲 推動重大建設與觀光發展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

Previous Article 全民來夯肉!《中原文創─中秋夯肉俱樂部》10月4日至5日登場 烤肉套組預定中! 全民來夯肉!《中原文創─中秋夯肉俱樂部》10月4日至5日登場 烤肉套組預定中!
Next Article 台北府城隍廟攜手關懷 再度資助雷特氏症家庭 台北府城隍廟攜手關懷 再度資助雷特氏症家庭

近期消息

民進黨內座談 賴清德承認執政“遇到挫折” 徐國勇:團結爭取民眾支持
民進黨內座談 賴清德承認執政“遇到挫折” 徐國勇:團結爭取民眾支持
熱門
2025/09/06
賴清德基隆座談 多名綠地方要角缺席
賴清德基隆座談 多名綠地方要角缺席
熱門
2025/09/06
7千萬交保金 陳佩琪承認“錢用罄” 要向柯媽、柯美蘭借
7千萬交保金 陳佩琪承認“錢用罄” 要向柯媽、柯美蘭借
熱門
2025/09/06
郝龍斌若任國民黨主席不利藍白合?趙少康幫喊冤
郝龍斌若任國民黨主席不利藍白合?趙少康幫喊冤
熱門
2025/09/06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