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兩岸民意風向急轉?網紅觀察大陸建設引爆政治效應
開創多元支持、提升競爭力,臺東「身心障礙者創業系列講座」開始報名
臺東縣加強登革熱防治培訓,40位「生態防蚊師」與您共同守護健康生活、好環境
以臺東「山、海、空」為意象、四大主題當元素,「臺東火車站永續節能停車棚」動土
「食」在生活、「藝」在創新,府市攜手推「客家文化生活節」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合作媒體 > 議員魏嘉賢:花蓮財政必須提前十年規劃 以穩健藍圖因應少子高齡化
合作媒體

議員魏嘉賢:花蓮財政必須提前十年規劃 以穩健藍圖因應少子高齡化

天晴報媒體
Last updated: 2025/09/09 03:24
天晴報媒體
Share
7 Min Read
議員魏嘉賢:花蓮財政必須提前十年規劃 以穩健藍圖因應少子高齡化
分享文章

[天晴報媒體]記者劉曉光/花蓮報導

花蓮縣正面臨人口結構劇烈轉變,65歲以上長者占比已突破兩成,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少子化導致學齡人口減少、青年外流,使得地方稅收基盤逐年縮小。縣議員魏嘉賢強調,在「收入減、支出增」的雙重壓力下,若縣府仍僅以短期思維規劃財政,未來勢必造成沉重債務負擔,影響下一代的發展機會。

魏嘉賢指出,目前縣府公共債務餘額仍高,財政壓力不容忽視。長照、醫療、教育與基礎建設等剛性支出逐年增加,對地方財政形成挑戰。他呼籲縣府必須 提早制定五至十年的中長期財政藍圖,並以自治條例制度化,讓規劃不因縣長或局處長更替而中斷,確保財政治理延續與穩定。

四大方向,打造穩健財政

魏嘉賢提出,花蓮的財政改革應朝四大方向推動:

一、錢要花在刀口上

優先照顧長輩與弱勢族群,建構長照專戶,支持醫療資源下鄉投資教育與托育,降低年輕家庭的養育負擔,協助青年願意留在花蓮成家立業。災後重建與韌性建設更是花蓮不可忽視的支出,應列為預算優先項目。

二、錢要用得有效率

導入「零基預算」制度,要求各單位重新檢視每一筆支出,而不是年年照抄舊數字。同時引進績效評估,讓經費真正發揮效益,避免浪費。

三、錢要透明公開

縣府應建立「財政儀表板」,定期公開債務水準、長照覆蓋率、採購效率及重大建設執行進度,讓民眾能一目了然,了解錢怎麼收、怎麼花。公開透明,才能建立民眾對縣府的信任。

四、錢要為未來準備

規劃五至十年的中長期財政計畫,並設下KPI(關鍵績效指標),例如:2030年前債務控制在上限70%以下,2035年降至60%以下;自有財源占比逐年提高;長照據點覆蓋率達95%以上。透過制度化,讓花蓮能逐步調整財政結構,為未來打下穩健基礎。

民眾有感,花蓮才能永續

花蓮需要的不只是年度收支平衡,而是 十年後依然能穩健運作的財政體質。如果現在不規劃,未來年輕一代將背上龐大的財務壓力。

「每一分稅金都來自人民的辛苦付出,不能浪費,必須花在最需要的地方。」魏嘉賢表示,議會將持續監督,要求縣府提出明確藍圖,讓花蓮能在高齡少子化的挑戰下,走向 穩健財政 × 韌性社會 × 友善育兒 的方向,守護長輩、支持青年,也保障孩子的未來。

Previous Article 物聯智慧營運創歷史新高 雲端服務驅動全球成長藍圖 物聯智慧營運創歷史新高 雲端服務驅動全球成長藍圖
Next Article 越南工業生產續升,製造業領跑 越南工業生產續升,製造業領跑

近期消息

柯文哲交保 北檢提抗告 理由:接觸陳智菡、陳宥丞2證人 並向被告李文宗喊話 
柯文哲交保 北檢提抗告 理由:接觸陳智菡、陳宥丞2證人 並向被告李文宗喊話 
熱門
2025/09/09
郝龍斌:選國民黨主席有意願且在準備
郝龍斌:選國民黨主席有意願且在準備
熱門
2025/09/09
府:攻擊元首或污衊司法無助釐清事實 盼民眾黨勇敢面對
府:攻擊元首或污衊司法無助釐清事實 盼民眾黨勇敢面對
熱門
2025/09/09
總統府批柯文哲抹黑 民眾黨反擊:像七月鬼話連篇
總統府批柯文哲抹黑 民眾黨反擊:像七月鬼話連篇
熱門
2025/09/09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