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Didigo.app X DGZ ASIA X 奧達傳媒 直播基地正式啟動 9/18限量開團 iPhone 17 Pro 256GB / 512GB
MeNGo七周年×2025   FOCASA馬戲藝術節 邀您響應922世界無車日 搭公共運輸暢遊奇幻馬戲世界
「高興出桃」桃園青年熱情南下參訪 高雄變身青創交流重點城市
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訪團拜會台中市府 盧市長:盼共同支持台灣產業
推廣台中產銷履歷豆腐進校園 落實營養午餐使用在地食材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合作媒體 > 魏嘉賢議員籲縣府因應新財劃法導入混合零基預算守護花蓮民生與建設
合作媒體

魏嘉賢議員籲縣府因應新財劃法導入混合零基預算守護花蓮民生與建設

台灣新聞雲報
Last updated: 2025/09/18 11:24
台灣新聞雲報
Share
6 Min Read
魏嘉賢議員籲縣府因應新財劃法導入混合零基預算守護花蓮民生與建設
魏嘉賢議員籲縣府因應新財劃法導入混合零基預算守護花蓮民生與建設
分享文章

[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花蓮報導

魏嘉賢議員籲縣府因應新財劃法導入混合零基預算守護花蓮民生與建設

《財政收支劃分法》已於 2025 年 3 月正式上路,從 2026 年度總預算開始,花蓮縣政府就要全面適用新制。表面上,地方可以分得更多統籌稅款,但同時中央過去給的計畫型補助款卻縮減或取消,等於是「錢雖然多了,但要自己扛的責任也跟著變多」。

花蓮縣議員魏嘉賢指出,這代表縣府在編列 2026 年度總預算時,必須拋開過去「照舊加碼」的編列習慣,全面檢視哪些支出真正有需要、哪些計畫應該調整。他主張縣府應導入「混合零基預算」的概念:

固定支出(教育、社福、警消醫療等):設立保障基準,確保縣民最基本的需求不被影響。
彈性支出(活動、補助、專案計畫):全部「歸零重審」,要求各局處提出成效與必要性報告,有需要再編列。
重大建設:採「滾動檢討」,每年檢視成果,確定有效才繼續編列,避免浪費。

魏嘉賢強調:「混合零基預算」不是要縣府把所有經費清零,而是要強迫政府對每一筆錢都提出理由,讓預算更有效率,避免因中央補助消失而讓縣府陷入財政黑洞。

提出三大因應措施:

優先保障民生服務
學童教育、長輩長照、弱勢補助,以及警消醫護的經費,必須放在最優先。
重新檢討支出項目
過去靠中央補助維持的計畫,現在必須檢視效益,若成效不彰就應刪減或整合,避免浪費。
建立專款基金與公開透明
確保長期穩定縣府也應公開「錢從哪裡來、花到哪裡去」。

魏嘉賢提醒:「如果縣府沒有調整,未來可能出現孩子教育資源不足、長照服務中斷、基礎建設維修停滯,最後受害的都是花蓮鄉親。」

呼籲縣府要把這次財政制度改革視為轉型的契機,導入混合零基預算,讓每一塊錢都經得起檢驗,真正用在花蓮發展最需要的地方確保縣民的權益與花蓮的未來發展不會因制度改變而受到影響。

相關

Previous Article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號召民眾挽袖捐熱血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號召民眾挽袖捐熱血
Next Article 縣長徐榛蔚會勘南區重點復建工程 崙天大橋重建工程超前進度 縣長徐榛蔚會勘南區重點復建工程 崙天大橋重建工程超前進度

近期消息

MeNGo七周年×2025   FOCASA馬戲藝術節 邀您響應922世界無車日 搭公共運輸暢遊奇幻馬戲世界
MeNGo七周年×2025   FOCASA馬戲藝術節 邀您響應922世界無車日 搭公共運輸暢遊奇幻馬戲世界
熱門
2025/09/18
跨年煙火衝車展 台北車展早鳥票10/1限量1萬張 開搶時間曝光
跨年煙火衝車展 台北車展早鳥票10/1限量1萬張 開搶時間曝光
熱門
2025/09/18
邱義仁出馬操盤 民進黨縣市長提名農曆年前完成
邱義仁出馬操盤 民進黨縣市長提名農曆年前完成
熱門
2025/09/17
徐國勇否認台灣光復節 國民黨轟曲解歷史
徐國勇否認台灣光復節 國民黨轟曲解歷史
熱門
2025/09/17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