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凱達格蘭文化館位於臺北市北投區,是一座以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為主題的地方文化館,每週二至日 9:00–17:00 開放。館內常態展出原住民族與平埔族群文化,也持續推動教育推廣,致力於成為連結社區與校園的文化據點。

2024年,文化館首次推出「凱館出任務」到校推廣計畫,以說故事方式進入校園,分享原住民族文化與議題,深獲好評。延續這份能量,2025年計畫升級為「文化宅急便」,新增族語歌唱教學與擺攤體驗活動,提供學校更多元的選擇。
2025年9月12日,「文化宅急便」由 2024年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首獎得主、卑南族新生代創作歌手Morikilr孔亞明在臺北市延平國小率先登場。亞明以首張母語創作專輯中的〈搖籃曲 senay pai yuzan〉為引,介紹卑南族生活環境中的動植物與習性,並帶領孩子們一起哼唱,在歌聲中學習族語。他分享,卑南語的詞序常是「名詞在後」,yuzan 意為「搖籃」,senay 則是「歌曲」。因此歌名〈senay pai yuzan〉不僅代表「搖籃曲」,更隱含「文化搖籃」的意涵。亞明將自身對於部落生活及生態的觀察、對家族與弟妹的情感融入歌詞中:孩子在夢裡能化作蝴蝶、化作大魚,展現自由與想像。

在多元族群共存的臺灣,相互理解與尊重是文化共生的基礎。多元文化教育強調透過瞭解與接納,進一步培養對不同文化的欣賞與尊重、降低偏見與刻板印象,並發展跨文化素養。 凱達格蘭文化館希望透過「文化宅急便」,讓孩子們在校園裡嘗試親近不同族群文化,把這份價值落實在日常。歡迎臺北市國中小學及教育單位申請參與,申請資訊請見連結 https://forms.gle/rGf9aa7G4VJJtUh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