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日本慢食年會 臺東團隊分享臺東的飲食文化
2025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 11/4-11/11熱力開戰 
阮丹青唱盡人生四季 從山到海從旅途到舞台 闊別樂壇華麗回歸
《The Outlaw Doctor 化外之醫》 再傳佳績 榮登澳洲公視 SBS 影音平台首部上架台劇
Wols 唱出苦中帶笑的人生希望 嘆人生苦悶也要笑著換氣用力站起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嚼檳健康走、人生難回頭 新竹臺大醫提醒:拒絕檳榔是遠離癌症關鍵
合作媒體

嚼檳健康走、人生難回頭 新竹臺大醫提醒:拒絕檳榔是遠離癌症關鍵

焦點時報
焦點時報
Published: 2025/09/19
Share
12 Min Read
嚼檳健康走、人生難回頭 新竹臺大醫提醒:拒絕檳榔是遠離癌症關鍵
嚼檳健康走、人生難回頭 新竹臺大醫提醒:拒絕檳榔是遠離癌症關鍵
分享文章

嚼檳健康走、人生難回頭 新竹臺大醫提醒:拒絕檳榔是遠離癌症關鍵
▲新竹臺大分院戒檳門診由專業醫療團隊提供諮詢與衛教,透過行為治療、心理支持與必要的藥物協助,協助有成癮困擾的民眾逐步戒除檳榔。(圖/新竹臺大分院提供)

【焦點時報/記者羅大元報導】檳榔,在台灣長年被視為提神解勞的「口中煙火」,對許多勞力工作者而言,是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醫界與國際癌症研究組織早已明確指出,檳榔是導致口腔癌與頭頸癌的重要致癌因子,其危害遠比民眾想像中更廣泛而深遠。

█台灣頭頸癌高發 口腔癌居首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每年新診斷的頭頸癌病人中,口腔癌占比最大,且有超過七成在確診時已屬第三期以上,也就是中晚期,顯示早期發現與防治仍具極大挑戰。根據2023年台灣癌症登記資料,口腔癌在45至59歲男性癌症發生率中名列前茅,明確反映該年齡層高風險行為(如嚼檳榔、吸菸、飲酒)仍普遍存在。

新竹臺大分院腫瘤醫學部李明璟醫師指出:「中壯年族群是台灣經濟與家庭的重要支柱,但他們卻是頭頸癌最主要的受害者。罹病這個過程不僅衝擊健康,更造成沉重的經濟與社會負擔。加上台灣正進入高齡化社會,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公共健康警訊。」

█治療影響深遠 家庭經濟重創
許多病人在確診後需接受切除手術、放射治療與化療,除了面對疼痛與復健期長的身體折磨,還得接受語言功能、吞嚥能力甚至外觀的改變帶來的心理衝擊。一位接受過喉癌手術並安裝氣切的45歲病人莊先生分享:「我原本在漁市上班,抽菸吃檳榔就跟呼吸一樣自然。現在得病後,沒辦法好好講話,吃東西只能灌牛奶,工作也做不了。以前是我養家,現在我卻成為最大的負擔,全家都快撐不下去,生病的時候才了解真的沒有什麼『早知道』!」

李明璟醫師也說明:「許多病人在術後面臨溝通障礙、體力下降、咀嚼與吞嚥困難,整體飲食型態完全改變,有的甚至需要依賴高價營養品維持基本體力,平均每月額外支出達數千元甚至上萬元。此外,有人被迫離職、轉行,家庭收入瞬間銳減,陷入生理與經濟的雙重打擊。」

█三害組合風險倍增 達常人123倍
研究指出,檳榔使用者多合併吸菸與飲酒行為,形成所謂的「三害組合」。這三者之間並非單純累積,而是具有高度加乘效應,合併的不良習慣罹癌風險高達123倍。這種複合型致癌風險不僅增加治療困難度,也顯著提升復發與轉移的機率,大幅縮短存活期。李明璟醫師提醒:「這類疾病常在症狀明顯前就已惡化,而病人多在中壯年,恰好是家庭與社會的主力。一旦病發,不僅拖垮一個人,而是整個家庭。」

█預防勝於治療 政府與醫界同步行動
目前全台已有超過50家醫療院所設有「戒檳門診」,由專業團隊提供心理支持、行為治療與藥物協助,幫助有成癮習慣者逐步戒除。而且衛生福利部口腔健康司也透過多元宣導,例如:校園拒檳教育、限制檳榔廣告、規範販售區域,降低民眾尤其是青少年接觸檳榔的機會,同時禁止供應未成年人、孕婦嚼用檳榔。
李明璟醫師語重心長地表示:「檳榔不像香菸有明顯煙霧,它的傷害是潛藏且持久的。很多人覺得只是咬一下提神,但當你失去吃飯、說話的能力,甚至與人正常互動的機會,那個短暫的快樂代價就變得極高。」他進一步呼籲:「從公共衛生角度來看,與其投下巨額醫療資源於治療,不如把資源用於預防與健康教育,讓更多人懂得在還健康的時候,選擇正確的健康行為。」

█拒絕第一口 守護健康與家庭
李明璟醫師表示,在癌症治療中,醫師們見證太多「如果可以早一點知道」的遺憾。因此不斷透過媒體與政策倡議,喚起大眾對菸、檳榔、酒危害的認知。「拒絕檳榔,戒除檳榔」,不只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家人,當你失去賺錢、說話、甚至吃飯的能力,你就不是在『享受生活』,而是在被生活吞噬,面對檳榔這個「沉默殺手」,及早戒除、定期檢查、強化健康意識,才是遠離癌症最實際的做法。

Previous Article 方舟就業服務協會表揚績優勞工.見證弱勢生命翻轉 方舟就業服務協會表揚績優勞工.見證弱勢生命翻轉
Next Article 第16屆金音創作獎入圍名單揭曉  共4052件作品參賽 112件作品角逐21個獎項 第16屆金音創作獎入圍名單揭曉 共4052件作品參賽 112件作品角逐21個獎項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