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天主教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來臺70周年 今辦感恩彌撒緬懷會祖
花浴衣飄香再現北投風華 時尚走秀、DIY、市集體驗日式風情
蔣萬安變身動漫男團Abby 現身天母萬聖節引小朋友暴動
萬聖節木柵小茶館 「青農搞什麼鬼」信義區登場
小名圓仔花 千日紅遠觀近看兩相宜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骨折了才發現骨質疏鬆 定期骨密檢測守護行動力
合作媒體

骨折了才發現骨質疏鬆 定期骨密檢測守護行動力

亞太新聞
亞太新聞
Published: 2025/09/24
Share
8 Min Read
骨折了才發現骨質疏鬆 定期骨密檢測守護行動力
骨折了才發現骨質疏鬆 定期骨密檢測守護行動力
分享文章
骨折了才發現骨質疏鬆 定期骨密檢測守護行動力
▲成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蘇斐琳醫師:骨質疏鬆的沉默危機 ;守護骨骼健康,避免骨折風險。(圖/記者吳玉惠拍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吳玉惠/臺南報導】

平時健康良好的79歲爺爺,一次起床不慎滑倒,導致髖部骨折。進一步檢查才發現,他的骨質密度嚴重不足,屬於典型的骨質疏鬆。雖然骨折手術順利完成,但術後併發肺炎與復健困難,生活品質明顯下降,需要家人長期協助照顧。

成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蘇斐琳醫師說明,骨質疏鬆被稱為「沉默的疾病」,因為在骨折發生前幾乎沒有症狀,但後果卻十分嚴重。根據統計,65歲以上的髖部骨折患者,一年內死亡率可達20%,更可能造成長期臥床、生活無法自理,增加家庭照護和醫療費用負擔。

蘇斐琳醫師進一步說明,骨質疏鬆的高風險族群包括:停經後女性、65歲以上男性、體重過輕或缺乏運動者、長期抽菸或酗酒者,以及患有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或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的患者。這些族群若未及早檢查,可能因一次小意外導致骨折,進而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蘇斐琳醫師指出,診斷骨質疏鬆的黃金標準是「雙能量X光吸收儀骨質密度檢查(DXA)」。此檢查快速、無痛,輻射劑量也低於一次胸部X光,能精確評估骨質密度。目前健保給付主要針對「已經骨折」的病人或嚴重高風險族群,民眾可依個人情況與醫師討論是否安排檢查,有助及早了解自身骨骼狀況,並採取合適的健康管理或介入處置。

人體骨骼在30歲前達到高峰,後續隨著年齡增加,骨質密度逐年減少。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50歲以上民眾的骨質疏鬆比率為8.1%,其中女性高於男性,平均每10位女性中就有1位患有骨質疏鬆。骨質疏鬆並非無法避免,透過均衡飲食(攝取足夠鈣質與維生素D)、規律運動(特別是負重與阻力運動)、戒菸限酒、改善居家防跌措施,以及定期骨質檢測,都能大幅降低骨折發生率。

蘇斐琳醫師強調「預防勝於治療」,骨折後需承受長時間的復原和照護,應由日常生活中開始關心骨骼健康。與專科醫師討論,適時安排骨質密度檢查,提前掌握狀況,守護行動力與生活品質。


成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蘇斐琳醫師
學歷:國防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住院醫師、總醫師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
現任:成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
專長:預防醫學
   家庭醫學
   慢性病控制

Previous Article 馬達加斯加唇顎裂童跨海求醫   台灣仁醫助重生 馬達加斯加唇顎裂童跨海求醫  台灣仁醫助重生
Next Article 亞洲健康智慧園區捐贈巡邏車 助力新埔警守護治安 亞洲健康智慧園區捐贈巡邏車 助力新埔警守護治安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