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重返歷史現場!舊嘉義菸葉廠特展 帶你穿越一甲子
1001國際老年人日 高齡友善幸福有愛 樂齡宜居在南投
「農業保險之開發與發展」研討會 探討藉由農業保險提升農業經營保障網絡
別被話術騙了!嘉市警局長陳明志電台開講 破解詐騙關鍵字
小精靈表演點水秀 永春陂公園成蜻蜓天堂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海委會表揚海洋保育貢獻楷模 為下一代打造永續藍色未來
合作媒體

海委會表揚海洋保育貢獻楷模 為下一代打造永續藍色未來

台灣線報
Last updated: 2025/09/26 11:06
台灣線報
Share
12 Min Read
海委會表揚海洋保育貢獻楷模 為下一代打造永續藍色未來
海委會表揚海洋保育貢獻楷模 為下一代打造永續藍色未來
分享文章
海委會表揚海洋保育貢獻楷模 為下一代打造永續藍色未來
第三屆海洋保育貢獻楷模獎得獎者包括5組團體及5位個人。圖:海保署提供

第三屆海洋保育貢獻楷模獎得獎者包括5組團體及5位個人,海洋委員會於昨(25)日2025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發布典禮上,由主任委員管碧玲親自頒發藝術家張意設計的《海洋躍動生命力》獎座,表彰得獎者為我國海洋保育做出良多貢獻。管碧玲表示,本屆得獎者橫跨學術界、在地社區、原住民部落、非政府組織、漁會、社會企業及國小教育推廣等多元領域,他們一生愛海、護海,將海洋保育與永續視為己任,努力推動守護海洋融入生活,是推動台灣藍色轉型、韌性前行的原動力。

3102
藝術家張意設計的《海洋躍動生命力》獎座。圖:海保署提供

管碧玲強調,安全是這一切的基石、永續是我們對海洋的責任、共榮是我們追求的終極價值,25日發布的2025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除強化了對過去重要里程碑與所面臨挑戰的論述,更是為了實現安全海洋、永續海洋、共榮海洋三大目標,台灣必須推動全面的「藍色轉型」,而海洋保育貢獻楷模獎得獎者及長期默默為海洋保育守護的行動者,都是我們「韌性前行」最強力的基石與後盾,全民攜手同心,以智慧、勇氣與韌性,共同開創台灣海洋的新時代。

3104
台灣潛水(恩瀛企業有限公司)秉持「愛海護海」的使命,推動潛水教育與保育行動並行。圖:海保署提供

海保署長陸曉筠表示,今年表彰的5組團體,不同文化、產業、領域,展現不約而同愛護海洋的熱情,例如花蓮縣豐濱鄉港口社區發展協會運用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傳承部落海洋文化並守護在地生態,硨磲貝是海中的玫瑰花,也是部落的生活與文化。社團法人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長年深耕中華白海豚保育,致力於守護海洋生態及生物多樣性。蘇澳區漁會長期推動漁民環保意識,落實漁業廢棄物清運及再利用,減少灰黑的海廢,讓孩子看見更藍的大海。台灣潛水(恩瀛企業有限公司)秉持「愛海護海」的使命,推動潛水教育與保育行動並行,將海洋帶入生活,是ESG的具體表現。墾丁國民小學以「海洋學校」為願景,深耕愛海的幼苗,孩子們淨海與保護陸蟹的過程,也是關愛海洋生命力的動力與感動。

陸曉筠進一步指出,5名獲獎的個人組,他們透過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長期投入海洋保育的領域,像是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榮退研究員邵廣昭,畢生致力於台灣魚類分類與生態調查,不僅命名超過60種世界新種,更建立「台灣魚類資料庫」,奠定台灣在國際海洋學術的關鍵地位,他提到面臨海洋資源枯竭,大家應該付出海洋保育行動,努力重現兒時湛藍的回憶。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戴昌鳳,深耕珊瑚研究、復育與科普教育逾三十年,他提到珊瑚白化是氣候危機的警訊,希望全民共同守護健康珊瑚礁之美。國立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教授張懿,推動社區參與海洋保護區治理,協助澎湖七美、宜蘭頭城等在地團體強化保護區管理成效,更長期投入三棘鱟的保育工作。社團法人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長期關注海洋環境議題,積極監督高污染開發,是海洋保育堅實的在地力量。點點塑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洪以柔,從自身做起,一點一滴實踐減塑行動、海廢循環再生,重現清澈純藍的海洋。

海保署補充,海洋保育法在今年7月1日全面施行,以及25日發布新一期2025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的新時代,海洋保育以促成「自然與人類和諧共生」為目標,推動棲地復育、生物多樣性維護、保護網絡形塑、海洋污染防治及海廢治理、氣候變遷海洋調適與減緩,迎向韌性的健康海洋環境、強化自然為本的海洋棲地,以及打造公平包容的永續海洋;而海洋是育養生命的基盤,期待透過海洋保育貢獻楷模獎的拋磚引玉,喚起更多具有海洋DNA的民眾投入海洋保育工作,擴大民間參與,政府與民眾將持續共同守護海洋,為下一代打造永續藍色未來。

📚 你可能會感興趣的文章

Previous Article 迎接3大連假!客運業者推優惠 84條指定路線一次看 迎接3大連假!客運業者推優惠 84條指定路線一次看
Next Article 中原大學推校慶特展 3大展區帶你見證70年璀燦光華 中原大學推校慶特展 3大展區帶你見證70年璀燦光華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