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卓榮泰:鄭麗君率談判團隊與美磋商 明返台
農民數位力大升級! 「台中農易通」結合智慧應用讓農民更便利
張榮恭:國民黨重構和平論述的契機
傅崐萁感謝志工災區清淤 親自鏟泥表達誠意
李鴻源:花蓮馬太堰塞湖已無立即危險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一餐吃多少海鮮最剛好?國健署曝建議份量
合作媒體

一餐吃多少海鮮最剛好?國健署曝建議份量

台灣線報
Last updated: 2025/09/28 17:04
台灣線報
Share
4 Min Read
一餐吃多少海鮮最剛好?國健署曝建議份量
一餐吃多少海鮮最剛好?國健署曝建議份量
分享文章
一餐吃多少海鮮最剛好?國健署曝建議份量
魚類與海鮮類食品因脂肪含量相對較低,是現代人健康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選擇。圖:截自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

根據國民健康署《每日飲食指南手冊》指出,豆魚蛋肉類是提供身體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其中,魚類與海鮮類食品因脂肪含量相對較低,是現代人健康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選擇。

國健署說明,所謂的海鮮類,包括魚、蝦、貝類、甲殼類與頭足類等水產品,不僅脂肪含量普遍低於禽畜類肉品,每份僅約含3公克以下脂肪,遠低於紅白肉每份5至10公克的脂肪含量。此外,海鮮中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比例也較高,對於維持心血管健康有所助益。例如鮭魚與鯖魚等魚類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於抗發炎與身體保健。

以每日攝取2千大卡熱量為例,一餐中包括約70公克的魚、8至10隻蝦仁(100公克)、4至6顆牡蠣(130公克)、4至6圈的花枝或小卷(60公克)、12至14顆蛤蠣或4顆中等大小的干貝份量,皆可提供14公克蛋白質。

國健署提到,為達到營養均衡,建議在飲食中輪流攝取豆類、海鮮、蛋類與低脂肉類等不同蛋白質來源。烹調方式方面,以清蒸、水煮、烤等低油脂烹法為優先,能減少攝取過多油脂,達到更健康的飲食習慣。

📚 你可能會感興趣的文章

Previous Article 八德義消化身烘焙師 攜手長輩製作冰心月餅、綠豆糕共享佳節喜悅 八德義消化身烘焙師 攜手長輩製作冰心月餅、綠豆糕共享佳節喜悅
Next Article 日月潭萬人泳渡登場 24,736位泳士自我挑戰 日月潭萬人泳渡登場 24,736位泳士自我挑戰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