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誰才是真正的貿易不公製造者?
光復鄉清淤進入第二階段 廣邀專業人力支援災後復原
第二屆「台灣薩迦世界祈願大法會」 10/24–26 台北-劍潭登場
跨海送暖!北美台商總會捐720萬 馳援花蓮賑災
暖心!復興高中足球小將 自費馳援花蓮助災民清家園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不分宗教群體 用愛全力支援光復
合作媒體

不分宗教群體 用愛全力支援光復

台灣郵報
Last updated: 2025/09/29 06:03
台灣郵報
Share
12 Min Read
分享文章
圖▲中原大學副教授魯瑪夫博士(右)前進災區關懷。
圖▲中原大學副教授魯瑪夫博士(右)前進災區關懷。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中原大學副教授魯瑪夫博士以原民學者的身份率隊投入災後關懷

「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哥林多後書4:8)花蓮光復鄉在強降雨與泥石流衝擊下,原本安寧的社區轉眼成為滿目瘡痍的災區。家園被泥水掩埋,家具與生活用品盡成廢墟。居民的表情凝重,沒有笑容,只有急切盼望能盡快從惡夢中甦醒。

圖▲魯瑪夫博士帶著團隊赴災區探視。
圖▲魯瑪夫博士帶著團隊赴災區探視。

親赴災區的震撼

9月27日連假第一天,魯瑪夫博士搭乘首班火車前往花蓮,在瑞穗站下車後轉車直奔光復。尚未進入災區,外圍道路已管制,但因其是牧師也是原住民身分也獲准放行。沿途重型機具不斷進出,宛如大型工程現場,卻不是開發,而是搶救。

越靠近災區,景象越令人心痛:空地與民宅前堆滿高高的泥土與雜物,裡頭夾雜著家具、電器、衣物等日常生活痕跡。光復這個平日寧靜的小鎮,如今大街小巷人潮洶湧,車輛與志工不斷湧入。居民與志工汗流浹背,雨靴與衣服上全是灰泥,沒有人能停下,因為清理得越快,越能減少泥土硬化後的難度。

光復車站前擠滿待命的志工,巷弄裡到處有人協助搬運泥土。當地牧者回憶,國軍在第一時間清出主要道路後,教會弟兄姊妹已投入清理,但面對如此慘重的災情,短時間難以完成。隨著連假展開,大批志工自發湧入,形成一幕幕「鏟子超人」的感人畫面。雖然現場缺乏完整的組織調度,但在這混亂中,卻見證了台灣社會跨族群、跨地區的互助情誼,甚至還有國際志工參與,讓人動容。

個人心境與社會動員

魯瑪夫博士回憶,災難當天兄長家人就住在光復,電話中傳來驚恐呼喊:「泥石流衝到我們家了,速度好快,我們要趕快往高處!」隨後又接獲校內同仁的來電,表示母親的朋友同樣受困。消息一波接一波,令他憂心不已。

災情傳出後,多位民意代表立即致電關心,並詢問能否協助動員大專學生與青年志工加入救災。魯瑪夫博士帶著家人自高雄北上,直赴災區探視,沿途所見的志工場景深深觸動他。他形容:「這些揮汗拿鏟子的志工,就像是城市裡少見的『鏟子超人』,他們無怨無悔地蹲在泥土裡,讓人心裡既酸楚又感恩。」

教會與政府的協作

在太巴塱教會救難指揮據點,魯瑪夫博士與阿美族牧師 Namoh 及花蓮地區的原民教會領袖會晤,討論如何在志工潮退去後,接續提供有效的社會服務。

此外,他也與地方教會領袖多次協商,思考如何避免人力重疊與資源浪費,並初步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官員對話,期盼將救災經驗轉化為未來的制度性規劃。例如,透過學校專業培訓與志工制度,讓青年力量成為長期重建的助力,而不僅止於一次性的善意投入。

圖▲用愛全力支援滿目瘡痍的災區。
圖▲用愛全力支援滿目瘡痍的災區。

學術單位的角色與責任

這場災難讓社會看見了跨宗教、跨族群的互助精神,同時也提醒大學與研究單位,在災後復原中能發揮的重要影響力。魯瑪夫博士指出,中原大學原住民教育與設計產業研究中心將積極評估,如何結合設計專業與學生實作能量,與地方社區共同參與復原計畫。從建築安全、空間修繕,到文化保存與社會陪伴,學校專業都能化為行動,支持居民重新站立。

愛的行動持續

災後短短幾天內,台灣展現出強大的社會凝聚力。無論來自哪裡,人們都化身成為災區居民的鄰舍,共同投入救援與重建的行列。這份跨越界線的愛與行動,真切展現了「愛鄰如己」的精神。魯瑪夫博士提醒,重建並非短期激情,而是一項長期工程。未來如何將這股愛心力量,持續轉化為穩定的支援、專業的協助,以及文化與社區的重建,才是最重要的挑戰。

他最後呼籲:「願我們不僅是在災難當下伸出援手,更要成為長期同行的夥伴。讓光復的重建,不只是家園的復原,也是族群彼此相愛、社會團結互助的見證。」

原始新聞來源 不分宗教群體 用愛全力支援光復 臺灣郵報.

Previous Article 「故宮國寶」可以變成政治籌碼? 對故宮文物海外展覽策略深刻反思
Next Article 加速光復環境復原 新北環保局出動20輛機具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